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治疗的病症是-柴胡疏肝散治疗癫痫
疱疹引起的后遗症怎么处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在原发感染时引起水痘,也可以形成潜伏感染,病毒随神经进入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长期潜伏并不引起症状,多年后在某种诱发因素的激发后病毒活跃增殖,引起神经节炎症,导致神经痛,并且在相应神经节段分布部位皮肤上形成水疱。带状疱疹并发臂丛神经损伤并不多见。据报道1%~5%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运动瘫痪,系带状疱疹病毒由感觉神经节直接累及邻近的神经系统所致。这与患者年龄大,全身抵抗力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机体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滴度越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是带状疱疹发病后虽局部皮损修复,而局部神经痛仍迁延不愈或发展成为顽固性神经病,其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常令病人寝食不安,生活质量极为低下。除此之外,大多数病人常伴较明显的持续性的烧灼病、发活障碍以及情绪异常,如焦虑和抑郁等,严重时可有自杀倾向。 一、发病机制 PHN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推测性的,并未得到证实。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损伤可能导致正常传入抑制的减弱和兴奋状态的异常升高;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在PHN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与炎症反应中的疼痛有关。在难治性PHN患者的脑脊液中,有较高浓度的IL-8,而且淋巴细胞增多。尸解研究证明病程长度的PHN患者脊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可见有较多的淋巴细胞聚集,脊髓背角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有变性改变;而在PHN完全恢复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Rowbotham等[4]通过免疫荧光对PHN患者的皮损及其对侧正常皮肤对照检测发现,有异常神经痛者,其末梢神经密度增加,而感觉缺失者末梢神经密度减低。 几个倾向性危险因素: 1、年龄 PHN的发病率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患PHN。据统计,年龄为65岁的带状疱疹发病率是年龄为40岁的4倍,而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有50%将发展为PHN,70岁以上的将有75%发展为PHN。近几年来,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有关。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老年患者的PHN发病率较高,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出现免疫衰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从而导致病毒感染的扩散,神经受损严重;同时老年人的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年轻人差,因此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更易并发PHN。 2、糖尿病 Baron等研究发现带状疱疹患者皮损以外的皮肤兴奋阈升高,并发PHN的可能性增大。统计资料显示,伴有糖尿病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使之更易患PHN。因此可以推论,老年患者易患PHN与全身神经纤维的退行性变有关。 3、免疫力低下 据统计,一般非肿瘤住院患者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0.22%,而恶性淋巴瘤的住院患者中,其发病率为9%,白血病患者为2%,在其他肿瘤中为0.46%,接受大剂量放疗和化疗的骨髓移植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约1/3发生播散。据国外报道[8],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AIDS)、结缔组织病以及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类患者器带状疱疹发生后,易导致病毒感染的扩散,神经损伤严重,常有较高的PHN发病率。 4、其他 急性期疼痛以及皮疹的严重程度均与PHN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若带状疱疹急性期伴有高热,尤其体温高于38℃,常常是PHN的危险因素。 体内用药: (一)抗病毒药物 1、鸟苷类:带状疱疹是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活化而引发,在急性期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使PHN的发生率减少50%[11]。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泛昔洛韦(famci-clovir)及万乃洛韦(valacyclovir)均能够有效地限制病毒的复制,加速痊愈,减轻早期疼痛。周萍英等用常规剂量(1000mg/d)与大剂量(4000mg/d)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对照研究表明,大剂量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服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并能显著降低PHN的发病率。但是也有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的方法对PHN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未发现有带状疱疹病毒DNA或RNA的复制。因此,他认为对PHN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无治疗意义。 2、干扰素:干扰素(Interferon)是细胞对病毒感染或一些非病毒诱导剂反应而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可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各种酶类如RNA复制酶、DNA多聚酶等,致使新的病毒不能合成,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患者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二)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 1、抗抑郁药 1982年有学者通过对照研究证明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治疗PHN是有效的。从那时起去甲肾上腺素能抗郁药去甲替林(ntriptyline)、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也证明用于治疗PHN有效。这些药物的止痛作用与其抗郁作用无关。动物实验证明5-羟色胺(5-HT)也是重要的止痛介质,它在脊髓和脑干能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阿米替林能影响神经元对5-HT的摄入,故其能起到止痛作用。有人观察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有35例在皮疹出现72hr内应用阿昔洛韦治疗;29例在皮疹出现24hr内给予低剂量阿米替林。6个月后,前组中的31.4%(11/35人),后组中的17.25%(5/29)发生神经痛,结果显示,在预防PHN中阿米替林比阿昔洛韦更有效。应用阿米替林宜从小剂量开始,即25mg/d,以后每周增加25mg,直到最大剂量75mg/d;体弱者,开始剂量为10mg/d,以后每周增加10mg,直到最大剂量50mg/d,一般需服用几周后,症状才能缓解,疼痛消失至少2个月后才可减量,甚至有些患者需终生服用低剂量的阿米替林。在增加剂量的过程中,如出现副作用,应给予相应针对性处理。用药前,须向患者交代此药不是用于抗抑郁作用,而是使用其独特的止痛作用。阿米替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口唇发干,在用药的过程中应用时局部给予润唇膏或多饮水。其它副作用尚有镇静、便秘和体重增加等,应用时给予对症处理。 2、抗癫痫药 用于PHN治疗的主要有苯妥英钠(sodiumphenytoin)和酰胺咪嗪(又名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以及加巴喷丁(gabapentin)。加巴喷丁已在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出售。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也可能是其抑制脑干以上有关疼痛的结构如网状强构的突触传递,特别是多突触末梢的冲动传递有关。 苯妥英钠的常用剂量为100~200mg/次,3次/日。最大量300mg/次,600mg/日。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可发生骨质疏松、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痛。用药时应用时补充维生素D、B6、B12以减少副作用。卡马西平的常用剂量为100~300mg/次,3次/日,极量1200mg/次,副作用有眩晕、恶心、锥体外系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偶见尿潴留、过敏性皮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三)糖皮质激素 合理应用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并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在急性期给药可减少PHN的发病率,但有可能使病毒播散。对老年体健的患者以及严重带状疱疹患者如出血型、泛发型及坏疽型带状疱疹,为预防PHN,应及早用药,尽可能在起病7天之内应用。口服强的松40~60mg/d,疗程10日。但在使用激素期间,必须同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在免疫反应差的患者不宜使用皮质激素。 (四)免疫制剂 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的人群是带状疱疹和PHN的高危人群,对该类人群接种疫苗可提高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五)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PHN的神经病变在受累区的外周神经及中枢神经的多个部位,且脑脊液中IL-8浓度较高,尸解发现受累区的脊髓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因此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抗炎治疗。通过随机双盲研究发现[18],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利多卡因(3%利多卡因3ML,醋酸6—甲基强的松龙60MG),每周1次,共4周,能有交地降低脑脊液中的IL—8水平、减轻炎症及炎症造成的水肿和毒性反应,而且皮质激素能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C神经纤维的异常放电。甲基强的松龙是迄今发现的神经毒性最小的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并不将其直接注射神经,且使用的浓度只是实验浓度的1/30,因此临床上并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对于一些疼痛较重、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且应用常规止痛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均可考虑应用此法进行治疗。 (六)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紫外线照射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情况,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患处皮肤与神经末梢修复,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对预防和治疗PHN效果明显。方法是使用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仪(常州武进医疗用品厂生产),喷雾开始后,同时开启负离子和紫外线,喷头对准疼痛部位,距离30~50cm,温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20分钟,疗程2周。 (七)止痛药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ydrugs,NSAIDS):该类药物对PHN或任何其它的神经痛均无明显疗效,应尽量避免应用该类药物。 2、阿片类药物在美国[24],许多研究者对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mphine)、二乙酰吗啡(diamphine)治疗PHN有争议。欧洲人一致认为,阿片类药治疗PHN无效,即使是硬膜外给药。但是,北美一些人[26]认为,麻醉性镇痛药对治疗PHN有帮助,至少对于那些其它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给予合理的剂量可以减轻疼痛数小时,尤其是口服盐酸羟氢可待酮(oxycodone)5~10mg/4hr是有效的。 (八)营养神经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许多B族水溶性维生素如B1、B12等,以及某些脂溶性维生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组织的代谢产生影响。PHN患者给予该类药物,可作为其它治疗的辅助治疗。维生素B1100mg肌注,1日1次;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日1次。 体外用药 1、辣椒辣素(capsaicin)霜即使是最顽固的病例使用辣椒辣素霜外涂,在连续使用8周后也有效;如果外周神经被破坏,用药时间须延长。郑燕岚等[28]采用0.025%辣椒素霜直接涂抹于疼痛处,每日4次,治疗PHN取得了较好疗效,其辣椒辣素原药由厦门大学化学系提供,以基质霜配制成0.025%浓度霜剂。 2、利多卡因霜局部涂抹利多卡因霜能有效减轻PHN的疼痛症状。Iseki[29]局部使用10%利多卡因霜治疗23例亚急性带状疱疹和23例PHN患者,治愈率为21.6%,未发现有毒、副反应。 3、1%扶他林(diclofenac)乳剂该药局部外用治疗PHN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30],方法是:用1%扶他林乳剂按摩疼痛处,每日4次。局部按摩可使其中的活性成分双氯芬酸渗透皮肤,聚集于皮下组织,减轻急慢性炎症反应。 其他 1、精神心理治疗PHN的疼痛常与精神及情绪有关,所以积极的休息,如播放优美的音乐,将会使患者从身心上得到全面的放松,在治疗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治疗可作为其它治疗的补充。 2、音频电疗及激光照射具有镇痛、消炎、消肿的作用,促进疤痕粘连松解、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小功率He—Ne激光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防御机能,促进组织再生,包括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的再生,促进上皮细胞合成代谢,同时有止痛作用,细胞破坏所释放的化学介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均可引起疼痛,小功率He—Ne激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致痛物质浓度降低,渗透压改善,水肿减轻,直接减弱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及机械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治疗带状疱疹及PHN时,可结合患者的病情及体质情况给予具体处理。对于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首先应给予抗病毒治疗,若患者年龄超过60岁,一开始就应同时给予阿米替林10mg/日,观察6周。若疼痛消失,1月后停用阿米替林;若疼痛持续存在,应增加阿米替林的用量,每周增加25mg(体弱者10mg),直到最大剂量为75mg(体弱者为50mg)。待疼痛减轻,1月后可逐渐减少阿米替林的用量;如果疼痛无改善,应维持应用足量抗抑郁药8周。若治疗失败,可加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若疼痛持续不减,可使用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或神经阻滞或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使患者彻底放松、休息,并同时给予利多卡因或辣椒辣素霜或扶他林乳剂,也可辅助其他治疗如音频电疗或小功率He—Ne激光治疗或紫外线负氧离子喷雾或TENS治疗等。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的控制,因糖尿病本身就能加重病情,降低疼痛的治疗效果。因此不能忽视其治疗,否则不能取得预期疗效。 三、中医治疗 中医尚未将PHN列为一个独立的病种来论治,一般是根据发病部位及其疼痛所属经络走向,进行辨证或辨病组方,总以疗效为出发点,究其病因乃病后体虚、正气不足,肝胆气滞、湿热、瘀血阻络或挟风邪上扰,痛是有所不通之处,宜扶正以祛邪,疏肝利胆顺其气。调气治血行其瘀,祛风通络定其痹,发于头面部者,川芎茶调散,通窍活血汤之类;发于胸背腰腹者,四逆、金铃子散、逐瘀汤等化裁;发于下体者,龙胆泻肝肠,止痛如神汤等加减出入。外用药酌情运用青黛散、墨龙散涂敷之。 另有学者按疼痛部位,头部用川芎茶调散加黄芪、蔓荆子、延胡索、僵蚕;胸背部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肢痛以身痛逐瘀汤加减。 四、针刺快速止痛法 (一)针刺治疗: 1、带状疱疹周边划痕,距带状疱疹的皮损边缘1cm处,用磺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后,用毫针或者注射针头针尖沿着皮损划痕,痛轻者划痕呈微红,痛重者以皮略出血为度。 2、带状疱疹周边围刺;沿着划痕进行围刺,手法要轻,行针要快。进行的深度为0.3~0.5寸,针距0.2~0.3寸,痛甚者或大面积的可再重复围刺一次,给予(略粗一点的针)强刺激。带状疱疹的皮损在疏松的组织及重要器官(如眼、口、胸部、乳房、阴囊)较近时,围刺要接近皮损的边缘,以免针刺过痛及过深(气胸)损伤重要器官。围刺后根据带状疱疹所在脊神经根部(同侧华佗夹脊穴)进行针刺。皮损面积较大的剧痛者留针,接上针灸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维持30分钟。 (二)皮损部位注射 1、皮损局部封闭,划痕及围刺后。一般患者都能够迅速止痛痊愈,对皮损面积较大剧痛者,可进行封闭治疗。常规消毒皮肤后用10ml注射器,7号针头将药物(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200mg、病毒唑100mg、氟美松10mg、2%利多卡因5~10ml)呈放射状注射在疼痛部位。 2、脊神经根部注射:对年龄较高,皮损面积较大的出血型或坏疽型患者可进行治疗,在皮损相应的脊神经根部(脊神经节)常规消毒皮肤,用2ml注射器,5号针头将复方奎宁(上海产)2ml注入1~2cm深,勿过浅以防局部组织坏。 3、水疱内减压:水疱内张力过大刺激神经末稍是疼痛的一个原因,及时解除张力而缓解疼痛。用消毒针头刺破水疱壁放出浆液,表面涂炉甘石合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水疱的吸收,每日红外线理疗1~2次,每次半小时或皮损局部在太阳下照射,每日1~2次,每次半小时。 (三)阿是穴位注 药物:丹参注射液10ml、1%利多卡因4ml,VitB121ml治疗首日加用醋酸泼尼松1ml。 取穴:疼痛局部取阿是穴,沿皮肤呈30°角进针,刺入皮下,回抽无血,注入药液成皮丘状 疗程:每日1次,7次1疗程,一般3个疗程。 五、护理 (一)疼痛的观察 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并存,在观察疼痛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有无伴随症状。特别要注意和其它疾病相鉴别,如心绞痛、急性胆囊炎、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要十分熟悉有关病的疼痛特点,如心绞痛是胸前区压榨、憋闷或紧缩痛。急性胆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在进行评估时,不仅要认真听取病人对疼痛程度的叙述,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身心反应,如面色、表情、有无出汁,生命体征的变化,还要注意了解辅助检查的变化,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例如,有资料载在护理1例男性患者,门依拟“左季肋部带状疱疹”收住。入院时疼痛难忍,医嘱给安定1支、颅痛定1支肌注。经处理后入睡,D2早上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疼痛减轻,但主诉疼痛性质有所改变,立即汇报医生,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确实伴有心绞痛,即加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而缓解。该患者25d后治愈出院。临床护理实践也发现,门诊以心绞痛、急性胆囊炎住院,通过观察检查,最后确诊为带状疱诊。一定要勤巡视、细观察、多询问、多思考、勤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出现的问题,达到提高护理质量。 (二)疼痛的护理 单纯性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如不明显者,可采取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给予舒适的体位。如疼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给予镇痛镇静药,如安定、卡马西平、颅痛定等。在给镇痛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防止成瘾和意外 (三)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学会同情、理解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带来的痛苦,允许他们发泄,甚至吟伸,向家属讲明带状疱疹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使受侵犯的神经发炎及坏,产生的神经痛。使家属理解,从而配合我们共同护理好病人。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用和善的语言安慰、疏导鼓励他们,做好安全护理,经常和他们谈有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带状疱疹引起疼痛的原因、病程及愈合,帮助树立信心,取得配合。 (四)饮食护理 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本病发病的主要诱因,食欲不振,可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使皮肤坏,愈合时留下疤痕。所以我们要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鼓励进食,避免刺激性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及新鲜蔬菜。烹调时注意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对于牙齿脱落的老人要嘱家属把食物切碎、煮烂,并劝老人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经常更换饮食品种,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必要时给助消化药,促进食欲,如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者,应嘱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餐,胆囊炎病史者给低脂易消化的饮食,有糖尿病病史者按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的饮食。 (五)一般护理 热情接待,注意首因效应,为病员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室温不宜过高,光线稍暗,空气新鲜,帮助病人修剪指甲毛发,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吃什么东西可以行血活气
芎《神农本草经》
Chuanxiong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夏季采挖,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润透切片,生用、酒炒或麸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临床应用
l用于血瘀气滞诸痛 以属寒者为宜.常与当归相须为用。治血瘀气滞之经闭、痛经,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配赤芍、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寒凝血瘀经闭、痛经、少腹冷痛,常配肉桂、当归等同用,如温经汤;产后恶露不行,瘀滞腹痛,常配当归、炮姜等同用,如生化汤;肝郁气滞,胁肋疼痛,常配柴胡、白芍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跌扑损伤,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如人参紫金丹;疮疡脓成,体虚不溃,常配黄芪、穿山甲同用,如透脓散。
2用于头痛,痹痛 又为治头痛之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应用;若风湿痹证,常配独活、桂枝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本品辛散温通,善入肝、胆、心包经。走而不守。既上行颠顶,又下达血海,还旁通四肢,被称为“血中气药”。可治血瘀气滞诸证,尤善治妇科血瘀诸证,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亦为治头痛之要药。现代常用治心血管系统疾病。
用法用量煎服,3~lOg。酒炒后能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凡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滞之出血证和孕妇均应慎用。
备述
1.《本草纲目》“芎藭血中气药也.……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
2.含川芎嗪等多种生物碱,阿魏酸等酚性物质,藁本内脂、川芎内脂等多种挥发油、内脂素以及叶酸、蔗糖、甾醇、维生素A、脂肪油等。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有镇静、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有抗组胺和利胆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 延胡索《雷公炮炙论》
Yanhusuo
I 为**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立夏采挖。晒下。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血瘀气滞诸痛治胸痹心痛,常与当归、蒲黄等配伍。如延胡索散;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郁金等配伍;胃寒冷痛,常配桂枝、高良姜等同用;胃热灼痛泛酸,常与川楝子相使为用,如金铃子散;胃痛偏气滞胀痛者,常配木香,砂仁等同用;胃痛偏血瘀刺痛者,常配五灵脂、丹参等同用;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当归、香附等同用,如膈下逐瘀汤;寒疝腹痛,常配小茴香、乌药等同用,如橘核丸;跌打损伤,常配五灵脂、没药等同用,如手拈散;风湿痹痛,常与桂枝、秦艽等同用。
本品辛散温通,入心、肝、脾经。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各种痛证均可配伍使用。现代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lOg。研末服l~3g。止痛多醋炙;活血多酒炙。
备述
1.《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
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
2.含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丑素、去氢紫堇碱等20多种生物碱。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催眠与安定作用;醇提取物能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提高耐缺氧能力;总碱能对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乙素、丑素有松弛肌肉的作用,全碱能抗溃疡、减少胃液分泌。郁 金《药性论》
Yujin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urcuma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urcuma F.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冬季采挖,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矾水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活血行气,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凉血。
临床应用
1.用于血瘀气滞诸痛证有活血行气,开郁止痛之功。治胸、胁、腹痛,常配木香同用,如颠倒木金散;胁下痞块,常配鳖甲、莪术等同用;若妇女经行腹痛、乳胀,常配柴胡、栀子等同用,如宣郁通经汤。
2用于热病神昏,癫痫有清心、解郁以开窍之功。治湿温病,湿浊蒙闭心窍者,常与石菖蒲相使,如菖蒲郁金汤;痰火蒙心之癫痫、癫狂证,常配白矾同用,如白金丸。
3.用于肝胆湿热证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等同用;湿热煎熬之胆结石,常配金钱草、海金砂等同用。
4.用于血热出血证能顺气降火而凉血止血.尤善治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常配生地、山栀子等同用,如生地黄汤;尿血、血淋,常配小蓟、生地等同用,如郁金散。 1
本品辛散且苦寒降泄清热,善入肝、胆、心经。既入血分活血凉血,又入气分行气解郁。能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为治疗血瘀气滞、热病神昏、湿热黄疽、吐衄倒经的常用药。
用法用量煎服,3~lOg。解郁止痛多醋炙。
备述
1.《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都,治妇人经脉逆行。”
2.含挥发油(莰烯、樟脑、倍半萜烯等)、姜黄酮、姜黄素等。尚含淀粉、脂肪油、多糖、橡胶、水芹烯等。姜黄素和挥发油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煎剂能刺激胃酸及十二指肠液分泌;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多种皮肤真菌、细菌有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菌;有抗炎止痛及抗早孕作用。姜 黄《新修本草》
Jianghuang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冬季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血瘀气滞诸痛 辛散温通苦泄,治寒凝气滞血瘀之心胸疼痛难忍,常配当归、木香等同用,如姜黄散;肝胃气滞寒凝之胸胁疼痛,常配枳壳、桂心等同用,如推气散;血瘀经闭或产后腹痛,常配当归、川芎等同用,如姜黄丸;跌打损伤,常配苏木、乳香等同用,如姜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 长于治上肢臂痈,多配羌活、防风等同用,如蠲痹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备述含姜黄酮、芳姜黄酮、姜烯、水芹烯、丁香烯龙脑、香桧烯、桉油素、莪术酮、莪术醇、樟脑、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以及胭脂树橙和降胭脂树和微量元素等。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水煎剂、姜黄粉石油醚、乙醇和水提物有抗早孕作用;姜黄素有抗肿瘤、抗炎、抑菌、降压作用;对胃粘膜、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挥发油对真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有降血脂、利胆作用。乳 香《名医别录》
Ruxiang
为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春夏季均可采收。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使树脂渗出数天后凝成固体,既可采收。入药多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消肿生肌。
临床应用
1.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 辛香走窜,味苦通泄。治胸痹心痛,常配川芎、丹参等同用;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常配当归、丹参等同用,如活络效灵丹;血瘀气滞胃脘痛,常配延胡索、没药等同用,如手拈散;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多与独活、秦艽等同用.如蠲痹汤。
2用于跌打损伤,疮疡痈肿 既活血止痛,又行气,为外伤科之要药。治跌打损伤,常与没药相须,如七厘敲;疮疡肿毒初期,红肿热痛,常配金银花、白芷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痈疽、瘰疬、痰核,肿块坚硬不消等,常配没药、麝香等同用,如醒消丸;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常配没药研末外用,如海浮散。
此外,配没药、冰片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涂治I~IIO烧烫伤。
用法用量煎服。3~lOg。宜炒后去油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胃弱者慎用。
备述含树脂、树胶、挥发油等。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祛痰的作用;能明显减轻阿司匹林、保泰松、利血平造成的胃粘膜损伤及应激性黏膜损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