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治疗小儿癫痫-古代是怎么治疗小儿疝气的
千金翼方的内容
《千金翼方》全书30卷,计189门。合方、论、法共2900余首。卷1~4论药物,引录《唐本草》的大部分内容,卷5~6系妇人疾病;卷9~10论述伤寒;卷11为小儿病;卷12~15阐述养生长寿。集中体现了古代延年益寿学说同防病、治病相结合之特色。卷16~25论述中风、杂十二症病证名。①指十二种原因不同的症病。《中藏经》:“症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②指妇科的十二种经带病证。《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何谓十二症?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十七椎穴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病、高分子痈等;卷26~28系针灸;卷29~30为禁经,其中虽有禁咒之术,但亦不乏心理疗法内容。
明朝万历年间由翰林院检讨国史纂修官王肯堂重加校注,全书共参考有关古籍50余种,出校勘注释3400余条,并以简体横排本出版,以满足广大医学工作者及爱好者。《千金翼方》系统论述了伤寒六经辨证、内科杂病、外科疮肿、诊病察色,辨别阴阳表里虚实以及治疗技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书分为:(妇人方上)178方, (妇人方中)200方, (妇人方下)127方, (少小婴孺方上)82方, (少小婴孺方下)242方, (七窍病上)217方, (七窍病下)223方, (风毒脚气)67方, (诸风)60方, (伤寒上)99方, (伤寒下)144方, (肝脏)62方, (胆腑)68方, (心脏)157方, (小肠腑)85方, (脾脏上)70方, (脾脏下、热痢七)103方, (胃腑)117方, (肺脏)128方, (大肠腑)142方, (肾脏)112方, (膀胱腑)25方, (消渴淋闭尿血水肿)78方, (丁肿痈疽)183方, (痔漏)187方, (解毒井杂治)131方, (备急)329方, (食治)1方, (养性)14方。
该书与《备急千金要方》被誉为我国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我国医学史上有深远影响。 手心经外穴名。《千金要方》:“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千金翼方》称:“灸黄法,手心中灸七壮。”现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谓此穴位于手掌正中央。主治黄疸,百日咳,小儿疳疾,口腔炎,高血压,指端知觉异常,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手足髓孔
手足髓孔经外穴名。 天牖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别名天听。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头冲
头冲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作颈冲,并曰:“一名臂臑。”后世将此穴作为臂臑穴之又名。
《千金方》
《千金方》书名。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燥湿痔
燥湿痔病名。指肛门周围所生之赘生物,出《千金翼方》卷二四。有:“燥湿痔,痔有雌雄者。”相当于外痔。
足阳明穴
足阳明穴经外穴名。据《千金翼方》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载,穴在“足拇指奇三寸。”奇,指奇缝。即在足背,当一、二趾趾缝端直上3寸处。一说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灸5-10分钟。
哑门
哑门经穴名。《素问·气穴论》:“名喑门。”《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别名舌横、舌厌。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暴暴喑,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直刺0.5-1寸,禁深刺。
眼暗
眼暗证名。系指眼目昏暗的证候。见《千金翼方》卷十一。又名眼闇,也即目昏。
眼闇
眼闇证名。出《千金翼方》卷十一。同眼暗,也即目昏。
阳维
阳维①阳维脉。②经外穴名。《千金翼方》:“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在耳后,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在耳廓根部,用手拉耳向前时,当耳根后出现的弦筋上是穴。主治耳鸣,耳聋。直刺0.1-0.2寸。
阳泽
阳泽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
掖门
掖门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阳阴,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千金翼方》作腋门。在腋中线上,腋窝下1寸处。主治诸风惊妄,呃逆,狐臭,瘰疬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穴别名。即液门。
月忌
月忌古代针灸宜忌说之一。见《千金翼方》。将十二月配属十二地支,按其变化推算血忌日、血支日、月厌日、四激日、月杀日、月刑日、六(月)害日等。据以避忌针灸。
膝外
膝外经外穴名。《千金翼方》:“疬疡灸法……五月五日午时,灸膝外屈脚当纹头,随年壮两处灸,一时下火,不得转动。”《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为经外穴,名膝外。定位在膝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前缘处。灸治疬疡。
膝下
膝下经外穴名。《千金翼方》:“治转筋经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定位在髌骨尖下缘髌韧带处。
下极俞
下极俞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棘突下。主治腹痛,泄泻,腰痛;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狐尿刺
狐尿刺病名。接触昆虫分泌物等引致之皮肤疹疮等病者。出《千金翼方》卷二十。又名狐狸刺。孙氏云:“凡诸螳螂之类,盛暑之时,多有孕育,著诸物上,必有精汁,其汁乾久必有毒,人手触之,……则成其疾,名曰狐尿刺,日夜碜痛,不失眠睡。”证见初起皮肤干燥,起红紫色疹斑,肿胀焮痛,甚则溃烂成疮,脓水淋漓,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解毒汤,外用蒲公英捣汁涂贴,或以蒲公英根煎汤温洗局部。相当于接触性皮炎。
忌穴
忌穴某一时日不能施行针灸的穴位。古代有针灸择日之说,认为某日时宜针灸,或不宜针灸,或某部忌针灸。《千金翼方》针灸宜忌:“既得吉辰,当知忌穴”,即指此。
颈中
颈中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
肋头
肋头经外穴名。《千金翼方》:“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即是灸处,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处。”《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肋头。在胸骨两侧缘,当第一、二肋骨头下缘处,左右共4穴。主治瘕癖,咳嗽,哮喘,呃逆,用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男阴缝
男阴缝经穴别名。《千金翼方》:“灸风府、热府、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男阴缝,拨阴反向上,灸治马黄黄疸。”在根部与阴囊相交处正中。主治黄疸,阴卵偏坠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胚
胚,妇产科名词。指妊娠一月内的胎儿。《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书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后本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刊于1124年。系取孙思邈《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共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千金方》中有关病机、制药等内容编成。1124年,将此书刻碑于华州公署,以广流传。明景泰六年(1455年)杨胜贤始易木版梓行。1522年王守中喜其方之简便,药之近易,而天下游耀州真人问者岁无虚日、日无虚时,因刻石于洞前,至今犹存。现存多种清刊本及石印本、拓印本。
鼽鼻
鼽鼻病证名。系指鼻塞流清涕的证候。见《千金翼方》。
曲眉
曲眉经外穴别名。出《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即印堂穴。
泉阴
泉阴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耻骨联合上缘(曲骨)旁开3寸处(《中国针灸学》)。主治偏坠,睾丸炎等。直刺0.3-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热乳
热乳病证名。出《千金翼方》。乳母患热病,仍以乳哺儿,致儿发病,症见面黄不食,甚或呕吐气急。治宜先停母乳,后用清解和胃之剂。
人神
人神古代针灸宜忌说之一。《黄帝虾蟆经》:“神所藏行,不可犯伤。”意指人神按时巡行各部,其所在部位,忌用针灸。有“九部旁通人神”、十二部人神、“行年人神”、六十甲子日人神、月内逐日人神、十(天干)日人神、十二(地支)日人神、十二时人神、四季人神、五脏人神等说。见《千金翼方》、《普济方》、《针灸大成》等。
商陆饼灸
商陆饼灸隔饼灸的一种。见《千金翼方》,该书曰:九漏,“捣生商陆捻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炷艾。”主治瘰疬颈漏。
神志不定
神志不定证名。神志异常症之一。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多因心气不足所致。兼见惊悸恐怖,恍惚健忘等证。治宜安神定志,用定志丸、宁志膏、《千金》镇心圆等方。
失明
失明证名。见《千金翼方》卷十一。指视力丧失,盲无所见之证。
十二症
手太阳穴
手太阳穴经外穴名。①《千金要方》:“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疸。”②《千金翼方》:“鼻中拥塞,针手太阳,入三分,在小指外侧后一寸白肉际宛宛中。”
独活酒(一)——(痹证)
(《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独活、石南各四两,附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
制法上七味?咀,以酒二斗渍七日。
主治八风十二痹。
用法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
说明:《千金翼方》载本方,“上七味切,以酒二斗渍六日”;“先食服,一服半合,以知为度”。余皆同上。
白术酒(三)——(乌须黑发)
(《千金翼方》)
配方白术二十五斤。
制法上一味,?咀,以东流水两石五斗不津器中渍之,二十日去滓,内汁大分中,夜候流星过时,抄已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当变如血,取以渍曲,如家酝法。
主治除万病,令白发反黑,齿落 生,面有光泽,久服长年。
用法酒熟取清,任性服之。
说明:《饮馔服食谱》同上。
鼻交頞中
鼻交頞中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无具体位置记述。《中国针灸学》改称鼻交,定位于鼻骨最高处微上陷中。沿皮刺0.3-0.5寸。
长平
长平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②经外穴别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长平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五寸,不针。”所述与长谷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作长谷别名。
承灵
承灵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另说入发际3.5寸(《千金翼方》);入发际5寸(《针灸大成》。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项强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大门
大门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头部中线,枕处隆凸上缘直上1寸处。主治半身不遂。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耳门前脉
耳门前脉经外穴名。《千金翼方》:“脾风占候言声不出或手上下,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大椎;两耳门前脉,去耳门上下行一寸;次两大指节上下六穴各七壮。”在耳门穴上、下各1寸处。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附子灸
附子灸隔物灸之一。指以附子切片作为隔离物的灸法。《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治诸疖诸痈肿牢坚。”
孤穴
孤穴位于正中线的单穴。《千金翼方》针邪鬼病图诀:“右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刺之。”
关明
关明经穴别名。见《千金翼方》。即关门。
鬼窟
鬼窟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原名鬼路,注为劳宫穴。而《千金翼方》注为间使。《针灸大成》易名为鬼窟,《针灸聚英》易名为鬼营,两书所指均为劳宫穴。
鬼路
鬼路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均指劳宫穴。
鬼市
鬼市①十三鬼穴之一。出《千金要方》。即承浆穴。参见该条。②经穴别名。《千金翼方》:“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即水沟。
鬼堂
鬼堂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参见上星条、尺泽条。
鬼营
鬼营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原名鬼路,注为劳宫穴。而《千金翼方》注为间使穴。后《针灸聚英》易名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两书所指均为劳宫穴。
横纹
横纹①经外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即神阙旁开3.5寸处,与大横穴定位相同。见大横条。②推拿穴位名。
横文
横文①大横穴。《千金要方》:“大小便不通,灸横文百壮。”《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文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即神阙旁开3.5寸处,与大横定位相同。②横纹。
蓟根酒方——(崩漏)(《千金翼方》)
配方大小蓟根(切)各一斤。
制法上二味,以酒一渍五宿。
主治治妇人崩中去血不止。
用法随意多少服之。
牛膝酒(九)——(风疾诸病)
(《千金翼方》)
配方牛膝、石南、乌头(去皮)、天雄(去皮)、茵芋各二两,细辛五分。
制法上六味切,以酒一斗二升渍之,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
主治主八十三种风著人头,面肿痒,眉发陨落,手脚拘急不得行步,梦与鬼神交通,或心烦恐怖,百脉自惊,转加赢瘦等。
用法初服半合,治风癫宿 服之即吐下,强人日三,老少日一,不知稍加。惟禁房室及猪肉等。
关于芦荟的诗句唐代诗人
1. 古代诗人写的芦荟的诗句
蟾酥迅散疔毒气,象胆(芦荟)寒生目障光。
体貌无佳处,龙舌四季鲜。
伊人常养莳,岂止供观瞻。
几盆窗户下,春至似从戎。
怒叶丛刀戟,青光闪剑锋。
锦屏谁不爱?烂漫我心同。
瞄准荒芜处,欲飞三箭红。
数盆窗牖下,春至似从戎。
怒叶丛刀戟,青光闪剑锋。
锦屏谁不爱?烂漫我心同。
瞄准荒芜处,欲飞三箭红。
茵茵菱草绿葭槎,齿叶生生缀嫩芽。
细雨芳园幽碧翠,微风山野蕴烟纱。
浮生一味平添美,出世无容也尚嘉。
千古红颜终是梦,清霄星览月辉斜。
头尖肉厚伞形葩,饮誉庭园百万家。
齿刺叶生防辣手,圆锥花序染芳华。
蜈蚣掌作颜霜用,芦荟瓣能医毒邪。
食用美容皆尚品,攸然自信享流霞。
习惯绿衣弹管弦,春风恩赐竟忘禅。
素颜一茎香虽浅,浊念千番梦未偏。
借此偿情追往昔,欠君还爱许流年。
空花已带前生意,我是知音认旧缘。
2. 急需有关芦荟的诗句.《药性论》:杀小儿疳蛔。
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 2.《海药本草》:主小儿诸疳热。
3.《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痿。解巴豆毒。
4.《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NI齿。 5.《得配本草》: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6.《本草再新》: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 7.《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8.《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凉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
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
小儿癫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湿热痔病疮痿,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
9.《本草汇言》: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
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
10.《本经逢原》: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
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赢瘦怯弱者多矣。 11.《要药分剂》:近世以芦荟为更衣药,盖以其清燥涤热之功也。
摘录《中华本草》。
3. 散文需求:急需芦荟的诗歌或文言文1.《药性论》:杀小儿疳蛔。
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 2.《海药本草》:主小儿诸疳热。
3.《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痿。解巴豆毒。
4.《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NI齿。 5.《得配本草》: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6.《本草再新》: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 7.《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8.《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凉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
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
小儿癫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湿热痔病疮痿,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
9.《本草汇言》: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
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
10.《本经逢原》: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
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赢瘦怯弱者多矣。 11.《要药分剂》:近世以芦荟为更衣药,盖以其清燥涤热之功也。
摘录《中华本草》我是一颗芦荟类别:现代诗歌 作者:隐山老怪 发表日期:2008-9-15 9:44:03 那是十二月的一天 农夫把我撒进了土里 还有很多一样的我 就挤在了一起 慢慢地一个个便破土 变绿了 不多久 我们又分开住了 日晒雨淋风吹 这种日子 有的说是煎熬 有的说是磨炼 幸好 农夫每天来浇水施肥 还打农药 怕害虫来蚀 很久以后才知道这叫栽培 总之 时间让我们成长 转眼又到了十一月 成熟的日子 我们全部又被收割了 这应该叫离别 有一点感伤 却还来不及挥手 就被装上了大卡车 要去哪儿 或许我知道 或许我不知道 去的地方什么样 一路茫茫。
闲话朱砂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有这么一句话:要是娶了白玫瑰久了,白玫瑰就成了衣领上的一颗白饭粒,红玫瑰则便成胸膛上的一颗朱砂痣。
朱砂痣也就是红色的痣。
朱砂是一种棕红色、色彩鲜艳的彩石,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贵州仡佬族祖先最早发现了朱砂,后将其进献给中央。
商汤王室把朱砂用于祭祀,驱邪祈福。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沉迷于长生不老,作为炼丹主要原料的朱砂瞬间身价百倍。
那朱砂对人体到底是有好处还是坏处?朱砂的确有药用价值,准确说是一味有毒的中药。其味甘,性寒;有毒。归心经。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功效,可以治疗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
治中风神药——安宫牛黄丸中都有朱砂,其他中成药天王补心丹、苏和香丸、人参再造丸……均含朱砂,朱砂服用后被水解成二价汞离子,二价汞离子被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发挥药理作用。
但是过量服用会产生各种中毒症状,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严重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这些中成药不能合在一起吃,合在一起吃的话就容易毒性成分叠加而中毒。
炼丹原料中有毒的不止朱砂,还有汞和雄黄,所以,上至皇帝、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人吃过仙丹后能长生不老,反而中毒致的人数不胜数。
光唐朝就被仙丹毒了六个皇帝。诗仙李白都曾带着杜甫到处寻仙炼丹,这完全就是群体性行为。
红楼梦里,宁国府的大姥爷贾敬突然在道观里,吃仙丹中毒致,在大家乱哄哄办丧事之际,红楼二尤粉墨登场。
朱砂不仅是制仙丹的主要原料, 还可以用它来制水银,居然能够生产成唯一的液态金属——汞。
古书《本草图经》上记载了水银的制作方法:水银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
验证过这个奇妙场景的人,又产生一种幻觉(事实证明,没有科学依据的幻觉是相当恐怖的),坚信水银就是能让自己长生不老的东西。所以水银很忙,除了是参与炼丹之外,还注于一些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的棺材里,起到尸体防腐作用。
世界最早女企业家、中国第一女富豪巴清为秦始皇陵墓提供了100吨水银,在陵墓中形成了大江大河壮丽景观。毫无疑问,这位巴寡妇是当时最大的化工厂老板,生产能力杠杠的。
和朱砂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的是守宫砂,用于判断女子是否“守贞”的方法。传说用朱砂喂养的“守宫”(即壁虎)经过捣治后点在妇女的肢体上,可始终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
在那个封建社会,女人被视为男人附属物、私有财产,这么一个极端缺乏科学依据的做法,还被文人墨客津津乐道。
朱砂可以做颜料,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曾经应用朱砂做颜料,到殷商时代。“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织品中,不少花纹用朱砂绘制着色,虽在地下埋葬2000多年,但色泽依然鲜艳无比。
我国早从西魏开始,朝廷的公文流转就规定,大臣们呈报给朝廷的各类公文一律要用黑墨书写,朝廷的批复(皇帝御笔或尚书省意见)则一律以红色朱砂笔批出,是为“朱出、墨入”。所以,帝王的批注被称为朱批。
在皇帝心中代表着江山社稷,加持皇权霸业,君临天下。
道教术士朱砂裱黄纸,取“诛杀”音译,画符来驱魔辟邪。朱砂手串常制作成佛珠、念珠,用以持佛念经时使用的,可以让人安定心神、更好集中意念。
朱砂被人称为“软红宝石”,佩戴朱砂制成的饰品,有镇静安神辟邪作用,针对体质弱,或者小孩容易夜哭,佩戴朱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佩戴者会得到幸运的眷顾。而且它不同于其他饰品,朱砂握在手里温暖如春,自带磁场,十分适用手脚冰凉的人。
朱砂,这块红色石头,陪伴我们民族穿越浩淼烟尘,走到今天,依然散发出其独有魅力。从人类利用它整个过程来看,从妄想到科学,从狂热到理智,将其加合理应用,赋予其独特意义的同时,也为生活赋予了美丽和健康。
参考文章:
1、仡佬人:最早获取丹砂炼丹的民族。
2、为什么古代皇帝批阅奏折喜欢用朱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