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平喘药有哪些?

巴豆治疗癫痫中医辩证-巴豆主治病症

化痰平喘药

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痰涎与咳嗽、气喘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咳喘每多夹痰,而痰多亦每致咳喘,故将化痰、止咳、平喘合并介绍。但其中有的药物以化痰为主要功效,或虽属化痰而并不用于咳嗽气喘;有的则以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或虽属止咳平喘却无化痰作用。

化痰药不仅用于因痰饮起的咳嗽、气喘,并可用于瘰历、瘿瘤、癫痫、惊厥等症。

临床使用化痰止咳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凡内伤外感的病症,均能引起痰多及咳嗽,治疗时应仔细分辨病因,进行适当的治疗,例如有外感的配合解表药同用,虚劳的配合补虚药同用。

2. 咳嗽而咯血时,不宜用燥烈的化痰药,以免引起大量出血。

3. 麻疹初期虽有咳嗽症状,应注意。

这里分为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三部分。

温化寒痰药

温化寒痰药多属温性,适用于寒痰、湿痰的症候,如咳嗽气喘、痰多稀薄,以及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等病症。为了加强疗效,此类药物常与温散寒湿的药物同用。如属阴虚燥咳,或有吐血、咯血病史,应当慎用。

主要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白前。

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物多属寒性,适用于痰热郁肺,咳嗽痰多而稠黏,以及由于痰热而致的癫痫惊厥、瘰历等症。

运用这类药物治疗癫痫、惊厥等并见痰涎壅盛的热症,需配清热、镇痉的药物同用。

主要药:贝母、前胡、栝蒌、葶苈子、竹茹。

止咳平喘药

止咳平喘药主要作用是制止咳嗽,下气平喘,适用于咳嗽和气喘的症候。喘咳的症候较为复杂,有干咳无痰,有咳吐稀痰或稠痰,有外感咳嗽气急,有虚劳咳喘等等,寒热虚实各不相同,必须辩证论治,选用相适宜的配伍。

止咳平喘药,有宣肺、敛肺、润肺、降气等不同,在应用时还须加以区别。

主要药:杏仁、马兜铃、枇杷叶、款冬花、紫苑。

◎ 化痰止咳平喘要注意事项 ◎

一、化痰药有温化寒痰、清化热痰之分,止咳平喘有宣肺、清肺、温肺、敛肺之别,故应用时必须根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各有所长,如痰多喘咳,两者可以配伍同用。

三、凡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须根据病情适当配合应用:如兼有表症宜配解表药同用;兼有热症宜配清热药同用;兼有寒症宜配祛寒药同用;咳痰夹血可配合止血药同用;肺虚痰盛可配健脾药同用;肺虚久咳,可配补肺药同用;肺气不纳之虚喘,又可配补肾纳气药同用。

四、由于痰热引起的惊痫,痰湿引起神昏、癫痫以及痰湿入络,肢体酸痛麻木等症,在应用化痰药时,可分别配合息风药、开窍药或祛风药同用。

五、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适当配合具有利水渗湿、理气等功效药物同用。用于久咳无痰,可适当配合收敛肺气药物。

六、凡燥痰、燥咳、肺阴不足或咳痰夹血,不宜应用药性温燥之品。

七、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应用敛肺止咳药。

◎ 其它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药物 ◎

1. 化痰:茯苓(利水渗湿药)、橘皮、枳实、瓜蒌皮、佛手、香橼(理气药)

2. 消痰:射干(清热药)

3. 润肺化痰:瓜蒌仁(泻下药)

4. 清肺化痰:挂金灯(清热药)、石苇(利水渗湿药)

5. 温肺化饮:干姜、细辛(祛寒药)

6. 化痰散结:泽漆(利水渗湿药)、白僵蚕(平肝息风药)

7. 宣肺止咳:桑叶(解表药)

8. 清肺止咳:瓜蒌皮(理气药)

9. 润肺止咳:饴糖、蜂蜜(补虚药)

10. 平喘:麻黄(解表药)、地龙(平肝息风药)

11. 纳气平喘:磁石(安神药)、补骨脂、胡桃肉、紫河车(补虚药)

12. 化痰止咳:旋覆花(理气药)、侧柏叶(止血药)

13. 祛痰止咳:石胡荽、牛蒡子(解表药)、白毛夏枯草(清热药)、车前子(利水渗湿药)、远志(安神药)、虎杖(祛风药)

14. 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药)

15. 祛痰逐饮:牵牛子(泻下药)

16. 祛痰利咽:巴豆(泻下药)

怎样用“以毒攻毒药”治疗肿瘤?

凡具有毒性,性峻力猛,开结拔毒的药物,统称以毒攻毒药。中医认为毒结体内是肿瘤的根本原因之一。肿瘤形成缓慢,毒邪深居,非攻不可,故临床中常常采用“以毒攻毒”之法治疗肿瘤。

本类药物多为有毒之品,临床应用时一定要谨慎,不宜长期服用,孕妇忌用。

本类药物本身含有有毒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其抗肿瘤作用亦十分明显,所以一直保留使用。本类药物由于毒性明显,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①严格掌握使用量;②掌握使用方法;③尽量配伍使用既可解其毒性又不影响其治疗效果的药物。

1.蟾酥

为蟾蜍科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干燥而成。

[别名]癫蛤蟆浆。

[性味归经]甘、辛,温;有毒。归胃、心经。

[功用和用途]解毒消肿,止痛开窍。广泛用于肺癌、肝癌、食管癌、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睾丸胚胎癌、皮肤癌以及癌性疼痛。并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疗疮。

[用量用法]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主要含吲哚衍生物、蟾蜍毒、蟾酥碱、蜍甲碱和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

[毒副作用]蟾蜍中毒,一般在用药后30~60min出现。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口唇及四肢麻木、嗜睡、反应迟钝、心率减慢。救治措施为洗胃、导泻及对症处理。

2.马钱子

为马钱科常绿乔木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名]番木鳖。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肝、脾经。

[功用和用途]通络散结,消肿定痛。用于治疗食管癌、胃癌、肠癌、骨肿瘤、皮肤癌及癌性疼痛。并用于痈疽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用量用法]内服0.3~0.9g,入丸、散剂。外用时研末吹喉或调敷。

[药理成分]含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还有马钱子碱、伪等。

3.蜂房

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巢。

[别名]露蜂房。

[性味归经]甘,平;有毒。归胃经。

[功用和用途]攻毒消肿,祛风杀虫,止痛。用于治疗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骨癌等多种肿瘤,亦用于癌性疼痛。并用于瘰疬、痈疽、风湿痹痛、隐疹瘙痒等证。

[用量用法]6~12g,水煎服,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含蜂蜡、树脂等。

4.蜈蚣

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用和用途]熄风止痛,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脑瘤、淋巴瘤、骨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以及各种晚期癌肿癌痛剧烈者。并用于急慢惊风、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溃烂、顽固性头痛等证。

[用量用法]1~3g或1~3条,水煎服;或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研末或油浸涂敷患处。

[药理成分]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氨基酸、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

[注意事项]少数病人会有红色皮疹反应,孕妇忌用。本品有毒,用量不可太大。

5.全蝎

为钳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别名]全虫。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用和用途]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治疗脑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多种肿瘤及癌性疼痛。并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中风面瘫、瘰疬结核、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等。

[用量用法]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含蝎毒、甜菜碱、胆甾醇、三甲脂、牛黄酸等。

6.斑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色小斑蝥的干燥体。

[别名]斑蚝,花斑毛。

[性味归经]辛,寒;有毒。归肝、胃、肾经。

[功用和用途]攻毒蚀疮,破血消癥,发泡冷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皮肤癌等。并用于痈疽、顽癣、瘰疬、经闭等证。

[用量用法]内服,炒炙研末0.03~0.06g,炮制后水煎服,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发泡或酒醋浸涂发泡冷灸。

[药理成分]本品主要含斑蝥素。

[注意事项]本品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7.附子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旁生子根的加工品。

[别名]制附片,熟附片,黑附片,炮附片。

[性味归经]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用和用途]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治疗脑瘤、消化道肿瘤、肺癌等多种肿瘤以及癌性疼痛。并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及寒湿痹痛。

[用量用法]3~15g,入汤剂应先煎45~60min,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含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等6种生物碱,尚含类脂成分。

8.狼毒

为瑞香科植物香狼毒、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根。

[性味归经]苦、辛,平;有毒。入手太阴兼入阴经气分。

[功用和用途]驱水祛痰,破积杀虫。治疗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并用于骨、淋巴结、皮肤、副睾等结核、痰积、食积、虫积、疥癣等。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5~2.4g,或入丸、散。外用时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三萜类、氨基酸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

[注意事项]剧毒。一般多作外用,内服必须注意用量。体弱者忌服。

9.长春花

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的全草。

[性味归经]苦,凉;有毒。入肝、肾经。

[功用和用途]平肝潜阳,消肿散结。用于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支气管肺癌等肿瘤。并用于治疗高血压,民间亦用于外治无名肿毒、疮疖等。

[用量用法]6~15g,煎服或提取物制成注射液。

[药理成分]含70余种生物碱,已知其中6种具有抗癌作用,以长春新碱、长春碱最有价值。

[注意事项]临床上一般采用长春花提取物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制成针剂。其毒性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等。

10.硇砂

为囟化物类矿物硇砂的晶体。紫硇砂为紫色石盐,白硇砂为氯化胺砂石,可由人工合成。

[性味归经]咸、苦、辛,温;有毒。入肝、脾、胃经。

[功用和用途]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用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鼻咽癌、肺癌、子宫颈癌等。并用于治疗瘰疬、疣赘等证。

[用量用法]内服,0.3~1g,入丸、散剂。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或入膏药中外贴。

[药理成分]白硇砂主要含氯化铵。紫硇砂含氯化钠及少量的硫和锂。

11.雄黄

为含砷的结晶矿石雄黄(二硫化二砷)。

[别名]雄精,腰黄。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肝、胃经。

[功用和用途]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用于治疗皮肤癌、子宫颈癌、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并用于痈疽疥癣、虫蛇咬伤以及虫积腹痛。

[用量用法]内服0.3~0.6g,入丸、散剂,不入煎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煅烧烟熏。

[药理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其他为重金属盐类。

12.天龙

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

[别名]守宫,壁虎。

[性味归经]咸,寒;有小毒。入心经。

[功用和用途]祛风定惊,散结止痛。用于各类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宫颈癌、脑瘤、颈淋巴转移癌、肺癌以及癌性疼痛,特别是食管癌。并用于瘰疬结核、癫痫惊风、风湿痹痛、瘫痪等证。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2~5g;焙研末吞服,每次1~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含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锌含量最高。

13.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肺、胃、大肠经。

[功用和用途]泻下冷积,逐痰利水,杀虫,利咽。应用于食管癌、胃癌、宫颈癌、皮肤癌等多种肿瘤及癌性胸腹水。并用于喉痹、疥癣恶疮、寒邪食积等证。

[用量用法]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内服0.1~0.3g,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种子含巴豆油,蛋白质中含巴豆毒蛋白、巴豆苷、精氨酸、生物碱等。

[注意事项]巴豆中毒症状主要是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呕吐、腹泻、白细胞升高等),解毒方法可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忌热物。体虚者及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