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放血治疗癫痫-背部放血用什么针
60个泻血穴位详解
1 号 头痛穴: 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2 号 感冒穴:感冒初期对 4-18 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 . 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3 号 肩臂疼穴:此穴位对肩部肌肉胀疼等症状有疗效。对于手发凉多汗、手掌干裂等症状,要对 7-15-22 号穴位进行治疗。40 岁或 50 岁肩臂痛,只要对 7-43 号穴进行泻血就一定会治愈的。 4 号 根穴: 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5 号 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 * 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现代医学技术视为不可治愈之症。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由于瘀血的存在不能使血液循环正常进行而引起的。可人们只注意对表面现象的治疗,而不去探索血液循环不畅的根源。实际上这些症状对 4-32-5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但我不想劝说人们采取泻血疗法,前面所列举的病症都是因为人体内脏器功能已经受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后才能实施泻血治疗。泻血的顺序应从 2 号 -3 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 6 号穴位进行泻血, 6 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然后可对 4-32-5 穴位进行泻血,最好要与中药配合治疗。 6 号 高血压穴:此部位是高血压的特效穴位,人的血压升高时,只要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血压就会马上降下来。但为了防止复发,再继续按我在这本书上所讲的基准进行泻血,就可以保证高血压不再复发。高血压穴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对慢性疲劳、下肢无力也有很好的疗效。服用人参、鹿茸、蜂蜜等补药后易上火的人,对高血压穴位进行泻血后服用就不上火了。 7号 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8 号 肾肝穴: 此穴位是恢复肾脏及肝功能的穴位。脸色、眼、大拇指内侧发青的,脸上背上有很多小疙瘩的人,都是因肝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现象。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消除这些现象的。睡觉起来后腿脚、周身浮肿或突然增加体重的(一个月约 2 公斤以上),这是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肥胖,采取正确的泻血疗法,这些症状也会消失。 9 号 癫痫穴: 此穴位是人体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发生癫痫病的 60% 是因为此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为了治疗癫痫病,首先要对 2 - 3 号穴位进行泻血,待出血后再对 6 号穴位进行泻血,出血很顺利时,对 7- 9 - 1 号穴位进行泻血会有更好的疗效。 10 胫卵穴:小腿上肌肉发硬成卵状疼痛时,要对胫肌穴进行泻血治疗,脚底硬茧或汗多、粗糙干裂等症要对 6 号 -10 号穴位进行泻血,对脚底疼痛和脚气等症状要对 6 号 -10 号 -31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11 号手腕痛穴:此穴位适用手腕疼痛、手腕肌肉酸痛、手关节炎等症状。 12 、 13 号关节炎穴:此穴位是对膝盖退化性关节炎、风痛、肌肉痛等症有特效的穴位。为治疗这些症状,要对 12 –13 - 16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大家要知道,为缓解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等症带来的痛苦,经常服用镇痛之类药物是加速导致中风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14 号痔疮穴:治疗痔疮时要对 8 – 14 - 29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15 号鸡皮疙瘩穴:此穴位对手凉、胳膊上长出小疙瘩、鸡皮疙瘩、肌肉疼痛等有疗效,对 7-15 -22 号穴位的泻血可治疗这些症状,同时还可以使胳膊上的黑斑消失,胳膊也会变得有力气。对手心多汗、或干燥也有疗效。 16 号 关节炎穴:可参照 12 -13 号穴位。 17 号 视力穴: 为了恢复视力,对 1–17 - 20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如与针灸配合进行治疗疗效会更显著,眼皮发沉、下坠等症状也会消失。 18 号唾腺穴:这个穴位对口干舌燥有疗效。口干舌燥、甲状腺等症状是由于肾脏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患这种症状的人多数属于五脏功低下 , 那么不治本,而只注意治表,只能引起副作用。对这种症状的治疗,一定要严格遵循泻血疗法规定的顺序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治愈。一定要遵循 2-3 , 6-8 , 4-18 号的泻血顺序。 19 号 秃顶补助穴:单独对此穴位进行泻血的情况是没有的。对头疼、秃顶、脱发等症采用泻血疗法进行治疗时,头皮上的瘀血用手就可以摸到的。在头痛穴泻不出瘀血时,对此部位进行泻血。 20 号 视力穴: 与 17 号穴位的泻血相同。 21 号 肘关节穴: 适用于治疗此部位的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 22 号 臂斑穴:按名称治疗其症状 . 还可消除胳膊上的疙瘩,黑斑及肌肉的酸痛等症,还会使臂力倍增。 23 号 脚腕痛穴:脚扭伤或有关节炎,有酸痛的症状时,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有疗效。治疗时 23-24 号穴同时泻血。 24 号 脚腕痛穴: 与 23 号穴位相同 。 25 号 侧痉挛穴:此部位抽筋、发烫发烧或发凉并有疼痛感时,可对 25-16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 26 号 脚气穴:对有脚气的脚指头上面的部位进行泻血就可以。脚汗多的症状要对 6-10-26--27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27 号 脚气穴:参照 26 号内容。 28 号 两班穴:盘腿坐时有酸痛感或因肌肉僵硬无法继续打座时可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29 号 痔疮穴:对 *** (痔疮)进行治疗时,要对 6-14-29 号进行泻血治疗。 30 号 食积穴:胃痉挛或患急性食滞(积食)症时可用的穴位。首先要对 2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后才能进行,此穴位可以看作是胃脏穴的辅助穴。 31 号 中风穴:此穴位不仅对中风有疗效,而且对脚底疼痛、脚底脚气等也有疗效。有中风症候的高血压患者,如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出现触电般的疼痛感,但若缓解了高血压、无中风的危险时,用泻血针刺也不会有太疼的感觉。患中风以后 3 天之内,对 6-1-9-31 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会有很大的疗效。但三天过后再进行泻血治疗,疗效就不明显了。 32 号气管炎穴: 参考第 5 号。 33 号膝窝 ( 筋 ) 痛穴:腿筋发涨有疼痛感时对 33-38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图 34 号肾合痛穴: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综合反应,出现胃周围肿胀和手压疼痛的感觉时 , 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消肿止痛。图 35 号臂肘疼穴: 肘部有发涨和疼痛感时使用此穴位。 36 号黑斑穴:此穴位适用于脂溢性皮炎,小疙瘩、红血丝皮肤、黑斑等症。 37 号前筋肌痛穴: 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38 号膝窝疼穴: 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 39 号风齿穴:此部位对风齿、牙龈肿胀、酸痛,口臭严重、牙疼厉害等症有疗效。但除掉牙石以后进行治疗才能防止复发。 40 号耳鸣穴:在供血不足或血液循环不畅时也会出现耳鸣的现象。只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耳鸣可使用此穴位。但因贫血而引起的症状要对 2-3 , 6-7 , 9-40 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才有疗效,对轻微的耳聋也有疗效。 41 号骨盆疼穴: 肌肉疼痛、两腿成剪刀式时有疼痛感可使用此穴位。 42 号骨盆疼穴: 与 41 号相同 。 43 号肩臂疼穴:肩部的肌肉疼,特别对 40 肩痛和 50 肩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对 7-3 号穴位要同时进行治疗。 44 号前痉挛穴: 经常抽筋和因皮肤干燥而瘙痒时使用此穴位。 45 号关节炎穴: 蹲起时有疼痛感觉和浮肿的时候用此穴位。 46 号高尔夫痛症适应穴:出现高尔夫痛症,各种肌肉痛,中风后关节脱臼等症状时进行泻血治疗。 47 号鼻炎适应穴:患鼻炎,流鼻涕时,治疗过敏性流鼻涕,咳嗽可实施静脉切泻血术治疗。 48 号眼球干燥症适应穴:因眼内分泌物减少而眼球干燥伙流行性结膜炎及各种眼病引起的眼球充血 严重时,对20-48号穴进行静脉切泻血术治疗。 49 号 歪眼适应穴:因中风而嘴歪时,对39号风池穴进行泻血治疗不见好转,对1-9-49追加 泻血。 50 号前麻痛副穴: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脚趾溃烂时,对24号穴位泻血无明显效果就对50号 追加。 51 号生理痛穴:治疗痛经,寒散,月经不调,不孕,卵巢囊肿,自然流产等对2-3-6-8-51泻血。 52 俞府穴:恢复肺脏功能首选。 53 肝脏穴:右边肋骨肝脏位置。 54 大肠穴:肚脐向外四指,恢复胃肠功能2-3-54。 55 侧胸穴: *** 向外7寸,作为52号穴的辅助穴。 56 大椎穴:治疗颈椎病,头部疾病。 57 肩井穴:治疗肩臂疾病。 58 肾脏穴:第一腰椎旁开5寸,10寸共4个穴位,泻血首选。 59 后头穴:1号穴向下3寸,血液通往头部必经之路,治疗头部疾病时先对59号泻血,再泻1号穴。 60 心脏穴:用于对心脏的应急泻血,檀中向左旁开1寸,即心脏位置,共3罐。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什么是耳背放血?
耳背放血:
按摩耳背使其充血,严格消毒后,左手固定耳背,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络脉,使其出血,血量减少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出血部位。可双侧同时放血,每日一次。用于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急性胃炎、急性痢疾、眩晕等。
三棱针具有活血通络、开窍泄热的功效,由于见效快、作用强,常用于急救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急救方法。
一、耳穴放血
1、耳尖放血:
按摩耳尖使其充血,严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针具。左手固定耳尖,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快速点刺2毫米左右,挤压耳尖使出血5~8滴,用消毒干棉球吸附出血。双侧同时放血,每日1-2次。用于发热、小儿惊风、急性结膜炎、青光眼、荨麻疹、痤疮等。
2、耳轮放血:
按摩耳轮使其充血,严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针具。左手固定耳廓放血部位,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快速进针2毫米左右,挤压放血部位使其出血5~8滴,用消毒干棉球吸附出血。一般双侧同时放血。用于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在轮4、轮5、轮6放血;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可在轮1、轮3、轮5放血,与轮2、轮4、轮6交替使用。治疗皮肤湿疹,每次选两个穴。每日一次。
3、耳背放血:
按摩耳背使其充血,严格消毒后,左手固定耳背,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点刺耳背络脉,使其出血,血量减少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出血部位。可双侧同时放血,每日一次。用于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急性胃炎、急性痢疾、眩晕等。
二、十宣放血
轻轻柔动十指尖部,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患者手指,右手用三棱针在十宣穴快速点刺出血,然后挤压针刺部位,出血约5-6滴,用干棉球按压出血部位。十指依次放血,急症时使用。用于突然昏倒、高热抽搐、癫痫发作、中风急性期、中暑、淋巴管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喉炎等。
三、十二井穴放血 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患者手指,右手用三棱针在十二井穴快速点刺出血,然后挤压针刺部位,出血约3-5滴,用干棉球按压出血部位。十指依次放血,急症时使用。用于治疗中暑、中毒性痢疾、一氧化碳中毒、小儿惊风、中风急性发作、癫痫、急性腰扭伤等。急症时使用。
四、四神聪放血 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在四神聪穴上快速点刺,用干棉球吸附出血。用于中风急性发作、头痛、高血压。
五、龈交放血 将上唇掀起,用三棱针对准唇系带点刺出血,然后让患者活动腰部。用于急性腰扭伤。
六、大椎放血 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大椎三、五下,然后拔火罐,15分钟起罐。用于发热、感冒出起、痤疮、头痛。
七、委中放血 用手轻拍委中穴,将止血带结扎于委中上方,用三棱针点刺委中,出血3-5毫升后打开止血带,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用于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急性发作、急性痢疾等。
八、脐周放血 常规消毒脐周,在肚脐上、下、左、右各刺一针,挤压出血2-3滴。用于急性腹泻、中毒性痢疾。
委中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委中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特异性 9 委中穴的定位 10 委中穴的取法 11 委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委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委中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委中穴研究进展 17.1 对膀胱的影响 17.2 对体温的影响 17.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 17.4 治疗腰腿痛 17.5 治疗腰背痛 17.6 治疗急性腰扭伤 17.7 治疗坐骨神经痛 17.8 治疗银屑病 17.9 治疗鼻衄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委中 1 拼音
wěi zhōng
2 英文参考Wěizhōng BL40 [中国针灸学词典]
wěizh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委中 汉语拼音 Weizhong 罗马拼音 Weichung 美国英译名 Commanding Media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40 日本 40 法
国 莫兰特氏 V54 富耶氏 V54 德国 B54 英国 B54 美国 BI40
委中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属足太阳膀胱经[1]。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2][1]。四总穴之一[1]。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4 委中的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委中。
6 穴名解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
委,有曲义。中,不偏之为中。《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取本穴时,须使患者腘膝弯曲。《灵枢经》谓:“委而取之。”《针灸甲乙经》:“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故以为名。[3]
7 所属部位腘[4]
8 特异性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合穴[2],膀胱的下合穴[2],五行属土[2]。四总穴之一[1]。
9 委中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2]。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5]。
委中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10 委中穴的取法俯卧位,在腘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处取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
俯卧位,腘横纹正中,二肌肌腱之间取穴[6]。
快速取穴: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即是委中穴[7]。
11 委中穴穴位解剖委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腘窝、腘斜韧带。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著股后皮神经及胫神经。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腘窝的皮肤较柔软。由足背静脉网外侧起始的小隐静脉,经外踝后下方上升至小腿后面,穿腘筋膜注入腘静脉。腘筋膜致密较厚。腘窝中央由浅入深有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靠近腘窝外侧缘有腓总神经通过。腘动、静脉有结缔组织包绕。动脉贴近股骨,在腘窝内发出五条关节支,即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和膝下内外侧动脉,它们和膝最上动脉、胫前返动脉等吻合,共同参加膝关节网。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起始端、胫神经干和腘动、静脉经过[8]。
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5]。
12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
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1]。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因腰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所过,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委中穴可治疗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经脉病[9]。
太阳主表,最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夏秋之季,暑湿蕴蒸,易于侵袭人体中焦而发吐泻,委中乃足太阳膀胱之合穴,配五行属土,土应于脾胃,“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可治疗胃肠病[9]。
委中穴又名血郄,为血气深聚之处,故善治血分毒热之皮肤病[9]。
委中穴是膀胱之下合穴,故可治疗小便异常[9]。
委中穴为膀胱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舒筋利节作用。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遗尿、转筋等症,诸症之近于委痹者。[3]
委中穴治头痛,以本经起于头也[3]。
委中穴主要功能,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关于肾也。足少阴之气,由内踝上行至阴谷,折向腘中央,于本穴处相与叠并(太阳下行,少阴上行),故本穴治腰痛极效,以其有协于肾经也。[3]
委中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但虚人不宜放血,应以补泻手法调之。[3]
13 委中穴主治病证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1]。
委中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8]。
委中穴主治背痛,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6]。
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1]。
委中穴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以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5]。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
4. 皮肤科系统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
5. 运动系统疾病: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6. 其它:中暑,疟疾,鼻出血。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
直刺1~1.5寸[6][8][5],局部有沉、麻、胀感,可向下传导至足跟[6];
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6][5][8]。
注意:委中穴浅层是神经,中层是静脉,深层是动脉,故不能深刺,以免剂破大血管造成出血或下肢活动不利。
14.2 灸法可灸[1][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委中穴的配伍委中配肾俞、腰阳关,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配曲池、风市,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配阳陵泉,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委中配大椎、曲池、足三里,治皮肤病[6]。
委中配尺泽、足三里,治急性吐泻[6]。
委中配环跳、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腰痛、下肢麻木[6]。
特效 *** :用力掐按委中穴20~30次,可缓解急性腰痛[7]。
16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不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
《针灸甲乙经》:热病挟脊痛,委中主之。疟、头重、寒背起、先寒后热、渴不止、汗乃出,委中主之。筋急身热,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引季胁,内控八髎,委中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针灸大成》: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备急千金要方》:腰痛挟脊至头沉沉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
《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瘈疭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17 委中穴研究进展 17.1 对膀胱的影响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1]。一般可使膀胱内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可使膀胱内压升高[6]。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委中穴对膀胱功能有调整作用。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膀胱,针刺能使其松弛,内压下降;对松弛状态的膀胱或尿潴留者,针之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3]
17.2 对体温的影响委中穴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已被动物实验所证实[3]。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刺该穴可使上升的白细胞数下降,对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3]。
例如,人工造成家兔细菌性腹膜炎,使白细胞计数上升,针刺“委中”可使白细胞计数向相反方向变动,以至白细胞总数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给家兔腹腔注射金**葡萄球菌,当动物体温下降时,电针坐骨神经或针刺“委中”,可使体温升高或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6]
17.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1]。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
17.4 治疗腰腿痛用“双针一罐”法治疗腰腿痛185例,取委中、阿是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加拔火罐,每3d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17例,显效22例,好转2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7%。[6]
17.5 治疗腰背痛针刺委中、昆仑,治腰痛587例,有很好疗效。又有用电针委中、肾俞等,治疗102例,有很好疗效。还有在委中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痛100例,有较好疗效。
17.6 治疗急性腰扭伤以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医者用三棱针对准腧穴部位迅速刺入0.1~0.2寸,出血量达1~3 mL。结果:痊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6]
17.7 治疗坐骨神经痛针刺委中、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常规针刺,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样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06例,占63.1%;显效27例,占16.1%;好转24例,占14.3%;无效11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6]
17.8 治疗银屑病以梅花针叩刺委中、曲池治疗银屑病1例,每日叩刺1次,1个月后治愈,1年未复发[6]。
17.9 治疗鼻衄放血疗法可以治疗什么病?
常见病的主治范畴:
1.内科疾病:胆囊炎、膈肌痉挛、顽固性呕吐、乙肝、痛风。急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便秘、肝硬化、脂肪肝、厌食症、肾炎、乳糜尿、血尿、遗尿、甲亢、鼻炎等等
2.外科疾病:疖肿、多发性毛囊炎、淋巴管炎、急慢性骨髓炎、胸腰椎结核、软组织损伤、直肠脱垂、创口不愈合、内外痔、慢性下肢溃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腰痛、早期股骨头坏、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腰肌筋膜炎、急性关节扭伤、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各种不明原因的疼痛。
4.男科疾病:阳痿、、不、精子活力差、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等
5. 妇科疾病: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卵泡发育不良,输卵管不通、不孕症、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更年期综合症、倒经、带下异常、以及许多不明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等。
6.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及后遗症、震颤麻痹、舞蹈病、美尼尔症、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不宁腿综合征、失眠、精神分裂症、癫痫、震颤麻痹等
7.五官科疾病:急慢性结膜炎、眼睑炎、鼻出血、急慢性扁桃体炎、视神经萎缩、病毒性结膜炎、视网膜脱落、青光眼、慢性咽炎、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8.皮肤科疾病:神经性皮炎、脱发、牛皮癣、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瘙痒症、斑秃、湿疹、局限性硬皮病、带状疱疹等
9.儿科疾病:厌食症、腹泻、夜啼、消化不良、脑发育不全、急慢性惊风、遗尿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