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门穴治疗癫痫吗-哑门的主治
瘖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哑门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瘖门穴的定位 10 瘖门穴的取法 11 瘖门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瘖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瘖门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瘖门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瘖门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瘖门 1 拼音
yīn mén
2 英文参考Yǎmén GV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瘖门为经穴别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正字通》云:与“哑”音别字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诸本作哑门。[1]
穴位 哑门 汉语拼音 Yamen 罗马拼音 Yamen 美国英译名 Dumb Gate 各国
代
号 中国 GV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4 富耶氏 IVG14 德国 LG14 英国 Gv15 美国 Go15
哑门为经穴名(Yǎmén GV15,DU15)[2][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名瘖门[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始称哑门[2]。《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4]。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属督脉[2]。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4 哑门穴的别名喑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瘖门(《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舌厌(《针灸甲乙经》),舌横(《针灸甲乙经》),横舌(《外台秘要》),舌根(《针灸学》(南京)),厌舌(《针灸学》(南京)),舌肿(《东医宝鉴》)。
5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喑门一穴。
6 穴名解哑即音哑,门即门户,此穴可治哑,但针刺不当也可致哑,故名哑门[2]。
瘩,《说文》:“瘖,不能言也。”《正字通》:“痖与瘖,音别义同。”痖通哑、瘖通喑。门,出入、关键之处,意为要地。此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处,正对舌本,为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因有通经络、开神窍、治失语之功,故以其主治功能命名为哑门。穴为治哑之处,亦为致哑之门。《甲乙经·卷十二》谓:“舌缓,瘖不能言,刺瘖门”。[5]
7 特异性哑门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2][4]。
8 所属部位颈椎[6]
9 瘖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哑门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7]。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哑门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4]。
一说“在后发际宛宛中。”
哑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肌肉)
哑门穴在颈椎部的位置(骨骼)
10 瘖门穴的取法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哑门穴位于颈后区,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正坐,头稍前倾取穴[2]。
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0.5寸处取穴[8]。
11 瘖门穴穴位解剖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浅层有第三枕神经和皮下静脉。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椎外(后)静脉丛和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夹肌之间→左右头半棘肌之间)[2]。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9]。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9]。
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4]。
12 瘖门穴的功效与作用哑门穴具有散风熄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哑门穴有通窍络、清神志作用[2]。
哑门穴是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故可治疗喑哑、失语、神志病和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是主治喑哑、失语的常用穴[10]。
哑门穴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故以治疗失语、癫狂、痫证为主[10]。
哑门穴有通经开窍之功,为回阳九针之一,凡诸喑症俱可取此[5]。
13 瘖门穴主治病证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暴喑,舌强不语,失语,聋哑,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癫狂痫,头痛,项强,瘛疭,癔症,精神分裂症,脊强反折,暴瘖,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等。
哑门穴主要治疗口舌、头项、神志疾患等:如音哑、重舌、言语涩滞、舌缓不语、咽喉肿痛、头风头痛、颈项强急、项后痛、脊强反折及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中风、脑性瘫痪、大脑发育不全等[2]。
哑门穴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9]。
哑门穴主治头痛,失语,暴喑,喑哑,重舌,舌缓不语,聋哑;癫狂,痫证,瘛疭,癔症;项强,脊强反折[8]。
哑门穴主治暴瘖,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4]。
治舌强不语,暴喑,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癫痫,脑性瘫痪,舌骨肌麻痹,脑膜炎,脊髓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4]
一般直刺0.5~1.0寸[2][4]。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9]。
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8]。
注意:
禁深刺[4]。
不宜向前上方深刺,以免误伤延髓[2]。
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9]。
因为深部接近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9]。
14.2 灸法禁灸[2]。
《针灸大成》谓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哑,以其近于舌咽及脑也,故不宜火攻。凡取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则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5]
可灸,但不宜瘢痕灸[8]。
15 瘖门穴的配伍哑门穴配廉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合谷治聋哑[2][8]。
哑门穴配风府治角弓反张[2]。
哑门穴配人中、后溪治癫痫[2]。
哑门配关冲,有通阳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不语。
哑门配风府、合谷,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喑哑。
哑门配通天、跗阳,有散寒去湿的作用,主治头重痛。
哑门配水沟、足三里、大钟,治痴呆[8]。
哑门配阳谷、腕骨、带脉、劳宫,治瘛疭、指掣痛[8]。
哑门配水沟、大椎、腰奇,治癫痫[8]。
哑门配涌泉、关冲、风府,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8]。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不可灸,灸之令人喑。
《针灸甲乙经》:项强,刺喑门。舌缓,喑不能言,刺喑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
《针灸大成》: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风汗不出。
《针灸大成》:仰头取之。
《类经图翼》:主治颈项强急不语,诸阳热盛,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疼痛汗不出,寒热风痉,中风尸厥,暴不省人事。
《圣济总录》: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
《玉龙歌》: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17 瘖门穴研究进展 17.1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哑门、肾俞,对脑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经针刺后,全血黏度下降,全血还原黏度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对脑血流图的影响,显示陡直型波形较治疗前增加了14.4%,统计学有明显差异。[8]
针刺哑门、风府穴可以使血液凝固程度显著降低(P<0.01),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有利于脑出血部位的血块溶解,吸收。[5]
17.2 对血细胞的影响针刺哑门、华盖,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哑门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并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8]
哑门穴突出
哑门穴Yǎmén(DU15)
〖取穴方法〗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疾病〗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人体穴位配伍〗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穴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名解〗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哑门穴Yǎmén(DU15)
〖取穴方法〗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疾病〗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人体穴位配伍〗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穴义〗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名解〗
(1)哑门。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2)舌厌。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厌恶也。舌厌名意指督脉的阳气在此散热冷缩为舌所厌恶。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人体的阳气不足则至柔之地的舌部阳气先衰,舌部阳气衰败则舌不能运动自如,故名舌厌。舌肿名意与舌厌近同,肿指阳气太过阴不足则舌为之肿。
(3)横舌。横,横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横舌名意指穴内阳气充盛则舌能活动自如。舌黄名意与横舌同,黄通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缩合后横向传来于风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阳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哑门定位的准确位置
该穴位位置位于人体头部后颈部。
哑门穴归属于督脉,位于后正中线上。
具体位置是在头项部,第一颈椎(寰椎)与第二颈椎(枢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或者说是在后发际正中线上,往上量约0.5寸的地方。
找穴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头微向前倾,沿着脊柱正中线向上触摸,入发际约半横指(大约相当于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在那个凹陷的地方就是哑门穴。
按摩哑门的作用 哑门的准确位置图
1 哑门穴名由来
哑,发不出声,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要散热而变得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就会使人不能发声,故名。
哑门的准确位置: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正坐,头稍前倾,此穴位于第二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2 按摩哑门的作用
哑门穴所处的位置由于局部组织退变或劳损,易致经脉瘀滞,气血不通,。按摩哑门穴可以疏通经络,减少对血管压迫,改善脑供血,缓解脑卒中所致言语障碍,有助于脑血栓和脑溢血疾病的康复。
3 按摩哑门功效主治
中医常运用此穴治疗舌强失语,喑哑,癫痫,癔症,头痛项强等症;还能帮助治疗脊强反折,中风,衄血,呕吐等症。还有,流鼻血的时候,用冰袋揉敷哑门,可以帮助迅速止血。
4 按摩哑门的方法
用双手的食指,轻轻按压哑门穴位置。每次持续压秒,10次为一组,早,中,晚各一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