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后痫病-癫痫开颅手术后偶尔气短
怎样治疗脑血管畸形病
脑血管病都有哪些名称?
脑血管病名称很多。如有一个病人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去省城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脑卒中,后又到北京就诊,却又诊断为中风,但他们开的药物却大致相同,病人糊涂了,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呢?其实,他们诊断的都是一个病。那么,脑血管病为什么有这么多名称呢?这是随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由于这个病来势较快,病势险恶,变化多端,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多变”,所以,古代医学家把这类病称为“中风”。而目前有些医生称此病为“卒中”。也是说这种病的发生较突然的意思。其中的“卒”即突然的意思,“中”则为得中,脑血管突然得了病,所以有些医生把这类病称为“卒中”。另外,这种病由于它的发生是脑血管意外地出了毛病,因此,又叫脑血管意外。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一些提法,尽管临床上还都常用,但都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提法,不能真正反映疾病的性质。随着CT和磁共振等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脑血管病的性质、部位、大小,通过影像技术,在短时间内即可较确切的反映出来,相信今后脑血管病的名称,也将会趋向合理与确切。
脑血管病分哪几类?
脑血管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2)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3)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我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与外国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为44.6%,显然比国外高,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脑血管病的预防 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 杜红坚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加强脑血管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要预防脑血管病,首先要控制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病 高血压早已被公认为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的水平与脑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线性关系。而早期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亡率。因此,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应定期体检了解有无高血压,对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必须进行规范治疗。如果患了高血压,应注意下述问题:1限制食盐,饮食宜清淡; 2适当运动; 3坚持药物治疗,不间断。
2.心脏病 包括各种心脏病。心—脑血管是一个体系,当心脏功能减弱时,由于心脏输出量和循环血量减少,脑部的血液也相应减少。因此,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也是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3.糖尿病 糖尿病因其糖代谢的紊乱,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发生。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①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适当限制每天进食总量,但应供给劳动所必须的营养,应做到三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平衡,防止偏食;②适当运动,运动疗法只适于糖尿病控制良好的病人,并应与饮食疗法及药物治疗密切配合。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因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言语、运动、感觉障碍,这可能是严重脑血管病的先兆。如果在此期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防止脑梗的形成。
5.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与脑血管病的因果关系看法不一,但预防高脂血症同样重要。一般提倡综合治疗,包括:①合理饮食,多吃能降低血脂的食物;②应用降血脂的药物;③作些适当的运动。
6.吸烟和酗酒 吸烟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且每日吸烟量和吸烟持续时间长短也与脑血管病发病率成正比。酗酒对脑血管肯定有害,但少量饮酒可能有一定益处。因此提倡禁吸烟,少饮酒。
7.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流变学异常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是十分必要的。而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长期小剂量口服可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8.要警惕脑血管病再发 除了控制前面的危险因素外,患者本人应努力做到:①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 ②以清淡、低胆固醇的食物为宜;③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④克服不良的嗜好。
此外,应避免造成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些诱因,如情绪不佳(生气、激动)、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等体位改变、大便秘结、看电视过久等。
总之,脑血管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定会显著下降。
脑血管病急性期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脑血管病急性期病情凶险,常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脑疝 脑血管病患者多数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或被破坏,全脑水肿,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
国内报道,脑出血合并脑疝亡者占44.8%~50.1%,故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措施。而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①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②频繁呕吐或抽搐;③呼吸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④意识障碍逐渐加重;⑤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示颅内压明显增高,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积极脱水或手术治疗。
(2)脑心综合征 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导致神经体液障碍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
脑心综合征常以两种形式出现:其一是脑——心卒中,即首先以脑出血起病,而后发生心血管病。其二是脑——心同时卒中,即脑出血和心血管病同时或接近同时发生。但由于症状相互掩盖,常易造成误诊而影响治疗。故在抢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应认真询问病史及仔细观察病人有无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出现胸闷、气短、紫绀等,肺底部有湿罗音,心音低钝及心动过速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作心电图检查。一旦出现心律紊乱和心电图改变,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按器质性心脏病处理。
(3)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4)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情日趋加重,故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呼吸加深加快,心动过速,意识障碍加重,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或无尿,肢体及面部水肿或脱水等现象时,要仔细寻找病因,及时作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定量测定等检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5)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亡。
(6)褥疮 脑血管病人常因偏瘫,长期卧床不起,加之有些病人较胖,不易翻身护理,骶尾部、内外踝、足跟、髋部等骨突出部位,常因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营养不良,发生褥疮。
此外,最常见的并发症还有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
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 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 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为什么说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因素?
据报道,美国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日本是世界上脑血管病发病最高的国家,高血压病人患脑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1倍。在我国,有人报道80%的脑血管病人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脑出血和7 1%的脑血栓形成都有高血压病史,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正常血压者的4倍,同时,研究中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都很大。收缩压>150mmHg(19.4kPa)者,发生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收缩压≤150mmHg者的28.8倍。而舒张压>90mmHg(12.0kPa)者,是舒张压≤90mmHg者的19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加速脑动脉硬化所引起的。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腔变硬,内膜增厚,当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还可引起细小动脉壁透明样变性,纤维素样坏,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生脑出血。
有效地控制血压,可明显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而降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有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具有良好降压效果,可根据病情选用。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
血压低为什么也会引起脑血管病?
高血压能导致脑血管病,已为人们所普遍掌握的常识,但对低血压也能引起脑血管病,却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低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并不少见。
临床研究证明,过高的血压和过低的血压都会给血管带来损害。血压过高,脑血管充血,血管内压力显著升高,当超过血管所能耐受的程度时,就会破裂出血而发生脑出血。而血压过低,不能使血管正常扩张,血液循环量减少,脑血管痉挛,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梗塞。另外,血管压力过低,管腔相对狭窄,血流缓慢,易于血小板聚集,血粘度增高,而发生脑血栓形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人血压并不高,也没有高血压病史,睡前还是好好的,但当次日清晨醒来时,却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偏瘫和失语。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因为夜间血压较白天更低,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纤维蛋白,容易沉积,血流缓慢,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以致造成血管阻塞,而发生脑血管病。
由此可见,低血压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仍有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故应调节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如何?
所谓高脂血症系指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高于正常而言。正常人空腹时血液中含胆固醇3.1~5.7mmoL/L,甘油三脂0.56~1.7mmoL/L。如果血液检验数值超过了这一标准限值,即称为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有争议。一般认为血脂增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但近年来,也有人对喜欢食用大量海洋生物的人进行研究发现,尽管摄入了大量的脂肪饮食,但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却较低,提出胆固醇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可怕,适当摄入有益无害。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只要真正认识了脂肪的生物特性,就不难找出答案。
血脂在血液中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血中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脂蛋白。与α蛋白结合称为 α脂蛋白;与β蛋白结合在一起,称为β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按粒子大小,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三种。前两种脂蛋白粒子小,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高,容易在动脉内膜中浸润沉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动脉硬化。它的含量越高,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重。相反,高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含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较少,能将肝脏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运到肝内,起到清除动脉血管内胆固醇的作用,这样就能降低血液中脂肪的浓度,不但不引起动脉硬化,反而有保护血管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是脑梗塞的易发因素。糖尿病和长期吸烟的人,就常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的现象。
以上现象提示人们,在饮食方面,既不能片面限制高脂肪的摄入,也不能过食肥甘厚味,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胆固醇太低与脑血管病有关系吗?
高胆固醇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祸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公认,但胆固醇太低是否与脑血管病有关系,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实际上,低胆固醇也会引起脑出血。
有关专家研究指出,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及其膜的组成,并对维持和营养细胞膜起重要作用。若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致使血管壁脆弱。加之脑内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支持,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较低,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极易破裂出血。
另外,胆固醇是体内许多重要激素的原料,它在体内代谢后可转化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质激素、孕酮、雄性激素及雌性激素等。这些激素对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对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造成低胆固醇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不良,包括长期素食、偏食,使脂肪、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其次,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所致的恶病质以及肺结核等,使体内蛋白质合成障碍及消耗增多。第三种情况,见于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病人,由于肝细胞损害,脂蛋白合成显著减少,使总胆固醇降低。此外,还与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病及各种感染疾病有关。
由此可见,保持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状态非常重要,任何片面的观点和措施,如贪吃或过分忌口都是不可取的。对低胆固醇血症应积极进行治疗。
心脏病患者为什么易发生脑血管病?
有人指出,冠心病患者发生脑梗塞者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经心电图证实,右心室肥厚的病人,发生脑梗塞者比无此病者高9倍。此外,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等心脏病,都能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由心脏病引起脑血管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心脏自身的病变,或心脏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内的栓子,进入血液循环,阻塞了脑部血管造成脑栓塞;二是由于严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脑灌注不足,脑部缺血,发生脑血栓形成。
据报道,风湿性心脏病是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约占40%~90%,而且容易复发,两年内复发者占30%,6年内复发者占5%。这是因为心脏赘生物反复脱落,进入血液循环阻塞了脑部血管引起的。此外,亚急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病等,心脏壁上的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动,进入大脑,阻塞了较细的脑血管,也容易发生脑栓塞。
心房纤颤病人,脑血管病的危险性也很大。这种病人血液瘀积于心房内,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即造成脑栓塞。而这种病人,由于脑血流量减少,又易发生脑血栓形成。
冠心病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心脏缺血、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血液相对不足,造成脑缺氧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形成脑血栓。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发生脑血管病,则是由于心排出量减少,脑灌注量降低,血液瘀滞,容易血栓形成,而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之,心脏病易引起脑血管病不容忽视,应加强原发病的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为何易发生脑血管病?
糖尿病易引起脑血管病,现已为人们所重视。据统计,约有10%~30%脑血管病人患有糖尿病。有糖尿病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者是一般人的2.8倍。脑血管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亡的主要原因,亡率高达12%~28%。
为什么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关系那么密切呢?因为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性疾病。主要是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其脂肪过度氧化、分解为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特别是胆固醇增多更为显著,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动脉硬化。有人报道,糖尿病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并且发生年龄早,病程进展快。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粗糙,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脑血栓形成。
除了上述病理基础外,糖尿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粘度增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人血浆脂蛋白浓度增加,血脂增高,红细胞异常,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增强,加上多尿引起人体内脱水等,均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使微血管内血流不畅或栓塞。此外,糖尿病人激素调节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增多,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胰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这些均易导致脑血栓形成。
总之,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脑血管病发生。
癌症与脑血管病有关系吗?
癌症能引起脑血管病吗?答复是肯定的。据1970~1981年3426例癌症尸检报告,有500例脑血管病,占14%,其中255例有临床症状,占总尸检例数的7.4%,可见,癌症也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癌症所致的脑血管病以脑梗塞居多,占54.1%,脑出血次之,占45.8%。
癌症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两种。脑栓塞多由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引起。腺癌,特别是肺及胃肠道的腺癌易合并心内膜炎,使心脏形成血栓性赘生物,脱落后如阻塞了脑血管就形成脑栓塞。而较大的肿瘤碎片直接进入脑动脉者比较少见。但也确实有癌栓子进入脑血管,引起的癌性脑栓塞。临床上较小的瘤栓子所致的脑栓塞,主要表现为癫痫及可逆性脑缺血性发作。
癌症引起的脑血栓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1)癌肿易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及血液粘度增高。(2)因化疗、消耗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产生感染性血管炎。在此基础上易继续血栓形成。(3)晚期癌症患者,因极度衰竭和脱水,血液粘度增高,也易引起血栓形成。
脑瘤出血性脑血管病,以转移样脑肿瘤多见,原发性脑肿瘤次之。转移性脑肿瘤主要经血源、种植及直接蔓延等途径转移而来。多由肺癌、胃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等所致;而原发性脑肿瘤所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则以脑胶质瘤和脑膜瘤多见。
脑瘤造成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由于肿瘤向周围生长,浸蚀和(或)邻近脑组织,使之发生坏。(2)肿瘤中心部位坏,或发生新生血管破裂以及瘤细胞浸润血管,使其破裂出血。(3)因肿瘤的骨髓浸润和化疗的副作用等,使骨髓造血功能遭到破坏,血小板生成减少,正常的凝血、止血功能无法进行。如白血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据报道,在白血病中,脑血管病(脑出血)的发生率占15 2%。白血病引起的脑血管病,常表现为颅内血肿。其形成与中枢神经系统白细胞积聚和脑实质白细胞结节有关。白细胞结节浸润血管,可使血管破裂出血。另外,血粘度增高及缺氧,也是使小血管扩张破裂,发生出血的原因之一。
总之,肿瘤也可引起脑血管病。有些在没有发现原发病灶前,就有脑血管病表现,所以对那些原因不明的脑血管病人,应想到有癌肿性卒中的可能。
肥胖是否会引起脑血管病?
肥胖是否会引起脑血管病,这是许多肥胖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那么,什么叫做肥胖呢?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
计算标准体重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标准体重(公斤)等于身高(公分)减去105,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65公分,他的标准体重为165-105=60公斤。
肥胖按其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肥胖程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5%~34%为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5%~49%为中度,超过标准体重59%以上者为重度。
许多资料表明,肥胖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突然亡率是一般人的1.86 倍。为什么肥胖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呢?主要是因为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此外,肥胖者又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有人研究报道,肥胖病人容易引起糖代谢失常,发生糖尿病。其机制是肥胖病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会造成饥饿感,使人的进食量增加,肥胖程度加重,进而使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不足更加严重,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可使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高血压而导致脑血管病。
肥胖引起的另一个常见病是冠心病。由于身体肥胖,体表面积增大,使心脏负担加重。而堆积在心脏表面的脂肪,又影响心脏搏动,使心脏输出量减少,加之血脂增高等诸因素形成冠心病。
肥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有资料证明,身体愈胖,愈易患高血压。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体重指数均与血压升高成正比,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
由此可见,肥胖不可轻视,预防脑血管病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进食量及高脂肪饮食,增加活动量,减少肥胖的发生。
年龄与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脑血管病的年龄特征很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亡率均有明显增加。据我国的资料表明:75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为65~74岁组的1.4~1.6倍,为55~64岁组的3~4倍,为45~54岁组的5~8倍,为35~44岁组的30倍,亡率50岁以上占脑血管病亡总数的93.64%,而年龄每增加5岁,亡率增加1倍。由此可以看出,年龄与脑血管病关系十分密切。
从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脑出血多见于60岁左右的人,脑梗塞的发病年龄较脑出血晚一些,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多见于青壮年,这是因为此类病人与先天性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有关。
年龄的增长引起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增高,主要与人的逐渐衰老有关。众所周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的衰老,各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渐减退。而对于脑血管病的发生,起重要影响的是血管的衰老。其衰老的主要表现是,动脉壁厚度增加,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弹性蛋白断裂,钙化和胶原增加等。同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包括平均寿命期缩短,细胞数量成倍减少,使动脉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流量减少,速度减慢,也是引起脑血管病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适当调整饮食,合理使用大脑,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防止或减慢衰老,就可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在我国脑血管病要比冠心病多,占中老年人亡原因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在欧美发达国家中,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三位最常见的亡原因。仅次于心肌梗塞和癌症。脑血管病在日本占总因的首位,80年代报道与癌症并列。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协作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与国内6所医学院校合作对长沙、成都、广州、哈尔滨、上海、银川等6城市80余万居民进行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流行学调查,在抽样普查的63058人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病共632人,?/td>
脚肿是怎么回事
如果浮肿程度重,伴有头晕,心悸,气短,血压增高,尿少等症状存在,应引起注意.
在饮食上应注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尽量吃淡一些,最好对水和盐的摄入量进行精细的计算,形成既不影响胎儿的发育,也不会造成过重的浮肿的良性循环.同时可多食用维生素类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物和易产气胀肚的食物,如白薯,洋葱,土豆等.
作为一名急诊医生需要了解的医学知识
1、对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青少年患者,如抗生素治疗无效,要想到坏增生性淋巴结病的可能。
2、对中老年昏厥患者,要优先考虑心源性的(冠脉或恶性心律失常),不管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
3、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中青年患者,要想到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可能。
4、老年纳差的,会不会是吞咽困难?让他笑一笑,是不是面具面容哟!
5、气促、头晕的,尤其是看上去性格不成熟的青少年、中青年女性,看看嘴唇是否绛红(不是口红,比口红的颜色鲜亮),可能是碱中毒哟(癔症的呼碱和急性胃肠炎的代碱)
6、眩晕、呕吐的,要防小脑出血、梗塞!
7、年轻男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突发腹痛,高热,低血压性休克。应该要想到嗜铬细胞瘤出血坏以及嗜铬细胞瘤所导致的胃肠道增殖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8、腹痛在夜晚,常是胆石症胆绞痛,肾结石肾绞痛好发时段,成年者多有发作史;初次发病者注意急性阑尾炎诊断。
9、静脉输入过头孢类药物,饮酒后发病症状,注意是双硫仑样反应。
10、手外伤2区屈肌腱断裂应考虑指神经损伤可能。
11、胸外伤,胸腔开放均需手术,应考虑肋间血管损伤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 亡!
12、凡颌面以下脐以上疼痛一律做心电图。
13、突发辗转不安伴心率血压变化(升高或降低),背部不适应首先考虑主动脉夹层分离。
14、要让你的诊断能解释病人所有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否则应怀疑诊断的正确性。
15、皮肤痛觉过敏,应考虑早期带状疱疹的可能。
16、对否认自己受伤又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的创伤患者,颅脑肯定有问题。
17、有纹身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要考虑到毒品中毒可能。
18、心跳呼吸停止后仍口唇面色红润者,应考虑氰化物中毒可能。
19、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心脏彩超正常者,应考虑反流性食管炎可能。
20、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情绪,认真细致工作、真诚对待每位患者,可预防医患纠纷。
21、高空坠落伤应注意有无颈椎骨折,由于身上的其他创伤可使椎体压痛减轻。
22、中老年急腹症,症状体征又“四面不靠”,腹胀明显,要想到血管因素。
23、胸痛、背痛只要还有臀部痛的,一定要想到夹层!
24、对于女性的腹痛,只要是16岁以上一律查HCG。
25、50岁以上病人首次以呼吸困难就诊--首先考虑心源性!
26、顽固性的咳嗽一定要问问患者有无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的降压药,卡托普利之类的。
27、甲沟炎拔甲术时边缘甲床一定要搔刮破坏,否则还会复发。
28、没有一定条件(C臂机,或好几个同事)不要轻易去取体表异物,它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29、异物刺伤,一定要拍片,会有异物残留体内的可能!
30、莫名其妙的呕吐要想到怀孕、尿毒症。
31、突发不明原因腰背疼痛,伴发热、黄疸者,高度支持溶血危象。
32、不论多大年纪的病人,不论住院病人还是急诊首诊病人,任何表现的突发意识改变,立即测个血糖总不会有错。
33、任何你判断情况可能不稳定的患者,立即建立一条静脉通道总是不会错的。
34、 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后,心电图可出现巨大的倒置T波伴明显的QT间期延长,或有巨大的双相T波,发生原因不明可能与脑缺血发作时极度的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如果心电图未能记录到室颤发生时的心电图,而仅有巨大倒置的T波,并结合晕厥或抽搐的发作,也可推断是恶性心律失常引发了脑缺血综合征。
35、有心脏病史的外伤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因为外伤可能诱发心梗。
36、持续腹痛,无固定压痛点,常规辅助检查又无阳性结果,可能是肠系膜血管疾病。
37、主动脉夹层患者可没有明显胸背痛,表现为腹痛,脏器缺血引起。
38、外伤后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一定要告知其复查,尤其可能肋骨骨折,踝腕部一些有可能当时看不出来的部位,免得患者事后说你没诊断出来。
39、排颈椎的X线片一定不要忘了开口位。
40、任何可能造成腹部损伤的外伤患者不管当时超声多正常患者状态多好一定要交待留观复查,很有可能复查结果令你大吃一惊,或出一身冷汗。
41、不要依赖放射线医生的报告,他们有时会出错,所以不管多忙,一定要自己仔细看片子 。
42、套用一句豪斯医生里面的经典台词:“everybody lies!”有时候患者提供的病史或隐瞒或误导,要相信自己看到的,查到的。
43、教科书上讲的什么年龄易发什么疾病只是个统计数字,实际临床上会碰到好多奇怪的不相符的病例,所以思维要开阔,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44、急性胸痛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病人,一定要加做右胸导联,因为V3r-V5r诊断右室梗塞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但是持续时间短,很多时间只能在急诊室心电图中出现。
45、操作完气管插管,医生一定要在确定气管插管准确在位和患者得到有效通气才能离开或交班。
46、 脑梗的不要随便降血压,收缩压不超过200的可以不理他。
47、PCI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伴全身大汗,血压下降等情况,千万不要忘了考虑肺梗塞。
48、急性起病四肢无力 查血钾 心电图。
49、考虑脊髓病变一定要检查脊柱有无压痛。
50、老人腹痛要警惕胆源性胰腺炎。
51、青霉素过敏要注意其潜伏期。
52、外伤病人诉眼睛不舒服,或视力下降,在进行常规的颅脑CT,视神经管CT等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眼科会诊,可能的东东太多了,视网膜剥离,球后出血,诱发青光眼。
53、外伤病人初次检查腹部无异常,夜间诉腹痛,在考虑常见的肝胆脾肾等外伤的同时,一定得警惕外伤性动脉瘤。
54、幼儿外伤,首次CT无异常,或仅有颅骨骨折,夜间千万不要怕把幼儿吵醒,不要被幼儿的家属阻扰,一定要定时叫醒幼儿,当心颅内迟发血肿,因为幼儿开颅手术亡率奇高。
55、青少年若突发腹痛、呕吐、乏力,要测血糖,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6、糖尿病患者突然食欲下降,也要警惕酮症酸中毒。
57、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的年轻患者不能过早下定论,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可能逆转。
58、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要仔细清洗头发、皮肤,防止毒素再次缓慢吸收。
59、昏迷病人可能的十种原因——脑间解毒尿,滴滴心肝肺。
脑—脑病;间—癫痫;解—电解质紊乱;毒—中毒;尿—尿毒症;滴—低血糖;滴—低血压;心—心脏病;肝—肝昏迷;肺—肺性脑病。
60、服用地高辛病人出现黄绿视、心律失常一定查地高辛血药浓度,警惕地高辛中毒。
61、深静脉置管术后应检胸片查看管头位置,除外气胸。
62、对于外伤的病人体格检查,尽量做到暴露充分。
63、对于醉酒后可能有外伤的意识障碍患者,千万不要用“他只是喝醉了”去思考。因为病史不清,好多酒精过量的临床表现,如低血压,神志不清、瞳孔反应都同时可以是颅脑损伤、脏器出血的表现,要慎之又慎。
64、对于腹痛患者,下初步诊断后,仍要反复观查腹部情况。因为据统计,腹痛初诊只有30%是确诊的。
65、脑出血或脑外伤病人收缩压未高于180mmHg时不要轻易降压啊!
66、对于症状性癫痫特别是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在积极应用AEDs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到该患者是否有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存在,及时检查并予以纠正往往能够迅速缓解症状。
67、对于老年人出现不典型的头晕、头痛、精神症状、单肢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应当想到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注意追问是否在半月左右或者更长时间有外伤史,并常规行头颅CT检查。
68、排除其他原因的突发低血压,不要太相信貌似“正常”的心电监护,做个床边心电图,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室性心动过速。
69、轻度眩晕,精神萎,男性要多考虑小脑卒中,反之眩晕重,精神尚可,女性,外周性眩晕可能性大。
70、如果单纯的CK高,别忘查甲状腺功能。
71、夏季高热病人,不要忘记乙脑、毒痢、中暑可能。
72、清创缝合时一定要用手触摸探查伤口内情况,以免透明异物残留。
73、久治不愈的干咳病人,要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
74、 面对抬入的或救护车送入的或家属非常紧张的急诊病人你要做的是:
1. 吸氧(百草枯除外);
2. 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
3. 心电监护伺候;
4. 评估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循环;
5. 若生命体征平稳可安抚家属及患者并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及治疗;
6. 若生命体征不平稳立即给予紧急处理,通知护士准备好抢救,该会诊的马上会诊,能床边检查的项目尽快检查,同时简明扼要的向家属说明情况,告知病危抢救有生命危险;
7. 禁忌不评估生命体征就盲目外出检查;
8. 遇特殊情况(无人陪护,没钱,车祸,有纠纷苗头,疑为被害,等情况)一定记得向上级医生或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
9. 遇突发局面混乱或失控时,尽快躲避,防止被打,同时手机汇报医院相关部门。
75、老年人突发心衰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要排除急性心梗。
76、大腿小创口刀伤,志尚清醒的病人,要带手套用手指进去探探是否有伤及股动脉可能。
77、腹部小创口刀伤,伴低血压,低脉压,快心率患者要考虑是否有心包积血可能。
78、住院卧床患者起床后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或呼吸心跳骤停,需高度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
79、机械通气患者突发氧合下降、呼吸困难,尤其在呛咳、吸痰后需高度怀疑气胸,因情况紧急,可行试穿抽气。
80、老年患者的肠穿孔、急性腹膜炎完全可能无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血象升高等表现,诊断性腹穿往往能发现此类患者休克的原因。
81、中老年病人,高血压病史,突发头晕加重,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不一定就是单纯血压升高,也可能发生了腔隙性脑梗,千万不要开点降压药就放病人走了!
82、定位不明确的腹痛,即使无板状腹,如伴肠鸣音消失,高度考虑胃肠穿孔。
83、凡35岁以上,上腹部以上疼痛不适的,均应做心电图(女性绝经后),已有血的教训。
84、育龄女性在拍片前一定要问是否怀孕!而且要记录在病历上,免得不必要的麻烦。
85、药敏史、月经史绝对要在病历上写清楚;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用药检查三思而行,多请示,多看病人几回;教授常常教导:能做的检查,一定要做;能不处理的,就不要处理了。
86、创伤病人按“CRASH PLAN”顺序体查,不容易漏项,体检后方可写体查,特别是心肺听诊,没做的不要胡乱臆测;三基基础一定要牢固!
87、多掌握些危重病学评分,病情轻重心里有数,但不能绝对盲目相信指南。
88、一定要亲自诊查病人,他人未必可靠,时常有意外的收获。
89、同事、患者关系要搞好,最坚强的盾可能从内部攻破,三分真病,七分心病,认着体贴照顾好病人;保护同行,保护自己,保护病人。
90、身边有记录本、数码相机、U盘,把身边重要的资料留下来,经常整理,收获不小。
91、看病后,多总结、多看书、多查文献,设立专题,建立团队,逐一攻破。
92、善待实习、进修医生和护士,没准人家一句话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想想当初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93、治疗效果特好的甲亢一定要注意排除合并桥本甲状腺炎。
94、学龄前期儿童阵发性脐周痛伴发热要注意肠道寄生虫病伴感染。
95、青少年或学龄期儿童腹痛要注意过敏性紫癜(腹型)注意查体。
96、老年人腹痛如果症状重于体征,B超心电图无异常要注意可能肠系膜栓塞小肠坏,如果有房颤就更要注意了。
97、青年女性,昏迷但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检查正常,瞳孔大偶有烦燥要注意(氯胺酮类)中毒。
98、对于全身乏力的患者,除了查血钾,血糖外,还应该查T3、T4、TSH,有时候甲亢也可以低钾。
99、年青患者忽然面色苍白,低血压,要考虑到急性消化道出血。
100、对呼吸困难,呼吸不快,肺部没啰音,呼气相没延长,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排除哮喘,一定要问其家属有没有哮喘病史,有可能是重症哮喘。
101、腹痛病人,肾区扣痛,B超提示结石的病人,不能想当然就是肾绞痛,有时很有可能是阑尾炎,胰腺炎或其它疾病,要注意观察排除其它疾病,检查最好多做。
102、婴幼儿气促,首先看是不是鼻屎多而塞住了。
103、老年患者肺炎,不一定有气促咳嗽,有时仅表现为纳差,要注意肺部听诊。
104、上腹痛总是在平卧位时发作,站起来后好转,注意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105、眩晕,头昏,头晕,晕厥鉴别要明确。
眩晕: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表现为突发性的自身或外物按一定方向的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头昏:以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
头晕: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定感。
晕厥:突然发作,意识丧失时间段,不能维持正常姿势或倒地,在短时间内恢复。
106、急腹症的病人,若先发热或呕吐,然后才出现腹痛,一般不符合急性阑尾炎。阑尾炎症状往往按下列次序出现:脐周或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转移或集中在右下腹,右下腹明显压痛--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与核左移现象。
107、女性患者,如出现急性腹痛,除前面多位战友提到的要验HCG外,还要问问问白带情况,如果有发热,白带增多、型性状改变、异味,需考虑急性盆腔炎可能。
108、出现5P症时需要考虑到腹主动脉夹层骑跨髂总动脉。
109、注意给病人常规做大便隐血试验,会减少漏诊和误诊。
110、对于四肢无力的患者,有多尿、高血压时,要想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11、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不能仅仅往左心衰方面想,要留意气胸,注意双肺呼吸音变化,教训教训。
112、剧烈头痛病人做头CT正常者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是量少未显影。
113、抽搐大发作既往无癫痫病史的患者要考虑毒鼠强中毒。
114、低钾血症要想到是否有钡中毒。
115、腹痛患者常规查尿液分析,要想到糖尿病酮症所致腹痛可能。
116、符合肠梗阻症状者要想到是否为嵌顿疝所致,查体要充分暴露腹股沟区。
117、上腹痛也可能是气胸的唯一症状。
118、高血压患者反复发生皮疹,尤其伴有舌肿胀者,应注意ACEI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119、腹痛急诊,以手捂腹者考虑外科性腹痛;腹痛急诊,以手压腹者考虑内科性腹痛。
120、有糖尿病史,不明原因昏迷者,城市患者首先排除低血糖,农村患者首先排除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前者经济条件较好,多长期服药;后者经济较差,常未用药)。
121、不明原因反应迟钝的老年患者,首先排除脑血管意外,其次排除肺部感染。
122、年轻女性情绪变化后大声呼叫呼吸困难者,首先排除过度通气综合征。
123、查看心电图时,先看心律而非心率。
124、胸痛鉴别诊断中按 “严重性、紧急性和预后好坏”排序,排在最前的几个病种是:主动脉夹层瘤(破裂)---急性大面积心梗---肺大血管栓塞---张力性气胸---急性心包填塞---膈疝---胸部肿瘤。另外注意腹部膈下病变导致胸痛的病变。
125、外伤患者迅速判断病情时首先要排除的疾病有:“脊髓损伤、颅脑损伤、胸腹部闭合伤(心、肺、肝脾肾)、骨盆挤压伤(尿道损伤或髂部血管损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126、脐周痛、腹泻的患者一定要看看是否有皮疹,警惕过敏性紫癜,注意与急性阑尾炎鉴别。
127、临床常见育龄女性,小便后突发下腹部疼痛,呈剧疼,B超提示卵巢囊肿楴扭转,当然还需排除结石。
128、昏迷查因:AEIOU 低低糖肝暑
A-脑动脉;E-精神神经; I-传染病; O-中毒; U-尿毒症;低-低血糖 ;低-低血压底血钾; 糖-糖尿病 ;肝-肝病; 暑-中暑。
129、咯血,呕血,不要忘了检查口腔,不除外口腔出血情况。
130、急诊高血压,既往无病史,请稍为观察片刻,不要急于减压,那可能只是假象。
131、上腹激烈疼痛,请查肝胆脾B超:腰腹痛弯腰来诊,请查泌尿B超;痛来痛去痛到右下腹,阑尾B超跑不了。
132、**模样腹痛来诊,要查HCG、妇科B超;**模样昏迷来诊,先考虑酒醉或过量处理,但不要忘了去查个头CT。
133、“一旦得骨髓炎,永远得骨髓炎”:探讨疾病预后问题;鉴于骨髓炎感染的类型和特征,其随时都可能复发。但骨髓炎确切的复发率并非100%。
134、“骨髓瘤的3个无:无发热、无脾肿大、无碱性磷酸酶升高”:探讨疾病诊断问题。通常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热和脾肿大是常见的症状,但是无并发症的骨髓瘤不然。
破坏骨骼的肿瘤可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但骨髓瘤中碱性磷酸酶不高。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则存在感染;如果有脾大,需要考虑淀粉样变性或者POEMS综合征:碱性磷酸酶升高。则考虑有骨折。
135、如果一个COPD患者有杵状指,应该检查CT,不伴有肿瘤的COPD很少出现杵状指。
136、40岁以下的帕金森患者应查肝功能,需要考虑Wilson病的可能。
137、慢性对称多发关节炎如果不累及臀部和双肩,可能为痛风。
138、对于缺铁的成年患者,除非可以证实为其他疾病,否则该患者存在出血。
139、只有10%的肺栓塞起源于上肢;因为上肢静脉有更多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140、如果一个胸疼患者出现“休克样表现”伴有血压升高,那么诊断应该是主动脉夹层。
141、如果无牙疼患者发生肺脓肿,除非可以证实是其他疾病,否则是肺癌。
142、结核性胸水病人治疗中,出现双下肢迟缓性瘫痪,除考虑低血钾,异烟肼所致周围神经炎,还要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胸/腰椎结核。虽然椎体结核少见,但教训深刻。
143、昏迷谨防低: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钾、低血氧、低PH。
144、水汪汪的眼睛,呼吸衰竭,CO2潴留。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医药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常识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镇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注射疗法和射频热凝疗法。
一、一般疗法
(一) 药物疗法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h后即有镇痛效果。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 别名大仑丁(dilantin),为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或氯仿,在空气中易潮解。
(二)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三)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二、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疗法
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是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注射的部位主要是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孔,如眶上孔、眶下孔、下齿槽孔、颏孔、翼腭孔等。所用药物包括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链霉素等。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治疗止痛范围局限,其效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也关系密切,因此,多数病人在半年至2年内复发。
三叉神经周围支阻滞根据注射部位分为:眶上神经阻滞术,眶下神经阻滞术,后上齿槽神经阻滞术,上颌神经阻滞术,颏神经阻滞,下齿糟神经阻滞和下颌神经阻滞术。
三、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
概述
采用半月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己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多年来,这一注射疗法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它的确能恒久地治愈三叉神经痛。但因其注射技术较难掌握,主要是穿刺操作的准确性难以把握,因此,治疗效果随着各人的技术不同而大有出入。经卵圆孔刺入颅腔内的半月神经节,注入甘油、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阿霉素等神经毁损药物,以阻滞三叉神经第2、3支甚至全部的三支,可获得长时间的阻滞效果。用于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颌面部癌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痛。
治疗适应证 1、本注射疗法适用于一切较严重而顽固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尤其是具有开颅手术禁忌的老弱及慢患者。2、三叉神经痛同时累及第2、3支,1、2支或全部3支,并经各周围支阻滞无效者。3、顽固的面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并发症 半月神经节阻滞可能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大多是由于穿刺(无仪器定位的徒手穿刺)方向不准或进针过深损伤附近的血管、脑神经和组织,或乙醇(我院使用安全性高的药物——医用高纯度甘油)剂量较大并流入蛛网膜下隙引起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半月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经过努力大多可以避免。
并发症主要有: 阻滞范围内感觉丧失或异常;眩晕综合征;咀嚼困难 ;脑神经损害;.同侧角膜炎、角膜溃疡等。
注射疗法和开颅手术的关系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近年来已很少。适用于开颅手术的患者,都应先行注射治疗,凡行开颅手术未能成功者,或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注射疗法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射频热凝疗法
概述
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目前,射频热凝疗法在临床较广泛,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亡的病例报道。虽然复发率较高,由于操作方便,可重复实施,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操作中疼痛 本方法需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前应讲清楚,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此种治疗具有一定的痛苦,必须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注意从60℃开始缓慢加热,可减少突然高温所带来的痛苦。
2、颅内出血 半月神经节内侧邻近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穿刺不慎或进入卵圆孔过深易损伤而出血,严重者可形成颅内血肿。(仪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3、脑神经损害 如面部轻瘫等。
4、颅内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可防止颅内继发感染。特别需要注意防止反复穿刺时穿刺针穿破颊黏膜将口腔内细菌带入颅内。
5、带状疱疹 可在手术后数日出现在患区,其机理尚不清楚。局部可涂甲紫或可的松软膏,数日即可愈合。
6、角膜炎 半月神经节热凝术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是角膜反射消失,严重者可引起麻痹性角膜炎,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并随时查看角膜反射的变化。已发生角膜反射丧失者,要嘱患者带眼镜,使用眼膏保护角膜,防止角膜炎。有的角膜反射消失后需数个月才逐渐恢复。
7、 面部感觉障碍 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觉障碍。在Menzel总结的315例中,治疗后大约93.1%患者面部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或烧灼感。
因此,在治疗前,患者及家属有权向主治医生了解治疗可能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五、周围神经撕脱术
有的专家认为供养三叉神经的动脉发生硬化、缺血,以致神经纤维营养代谢紊乱而发生变性。远心端神经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对血管的压迫使血供进一步减少,加重神经变性,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而发生“短路串电”现象。因此,在临床上出现了周围神经撕脱术,进行该手术时,应尽可能多地向近心端撕脱,以防止手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由于该方法对多支痛或深部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捉襟见肘,效果不佳,因此应用不多。
六、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法
球囊压迫法是国际上八十年年代开始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控制呼吸。由于穿刺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麻醉时间在20分钟~160分钟。所以要求麻醉随时终止,患者尽快清醒。在X线屏幕下进行半月神经节穿刺术。将有针芯的14号穿刺针经面部皮肤穿刺。穿刺针停在卵圆孔,并拔出针芯,经穿刺针将Fogarty球囊放入半月神经节。用注射器接球囊外的导管接头,注入1~2ml液体,使球囊胀大,形成大约为1×1.5cm的梨形囊(X线屏幕下所见),并维持数分钟。在压迫结束后抽出液体,胀大的球囊复原。把球囊与穿刺针一起拔出,压迫穿刺点止血。整个操作过程均在X线屏幕下进行。手术成功率在90%左右,但半年后复发再次治疗有效,远期效果待观察。
七、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自从Dandy 1934年首先提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能导致三叉神经痛的论点以后,一些临床资料也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之一。许多学者因此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一) 常用方法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常用的开颅手术有:经颅中窝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三叉神经根解压术和颅后窝三叉神经根微血管解压术。
(二)手术操作技术
常规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作耳后标记线内浸润麻醉或全麻。沿标记线作切口,用颅骨钻紧靠乙状窦后缘钻开一直径大约为2cm大的骨窗(将骨屑收集备用)。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小脑向后上方轻轻牵开,用2~3mm宽带吸引管的微型脑压板由此放入达三叉神经根部,自神经出脑桥处向远端探查血管压迫及其他病灶情况。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夹放一块自体小肌片。将受血管压迫的神经包绕起来与血管隔开。此时嘱患者自己用手撞击扳机点及做平时易诱发疼痛的某些动作,若无疼痛则达到减压目的。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三)影响手术效果主观满意度的因素
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虽长期疗效各报道不一,但仍可作为一种可行方法应用。以往远期疗效随访多偏重客观因素,缺乏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满意度,而后者对于从整体判断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效果也是重要的。影响主观满意度的一些因素包括:
1、三叉神经痛是一个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各种治疗方法又均无十分理想效果的一种疾患。因而随访中发现,尽管客观上患者手术后疼痛未彻底消失,留有轻微疼痛或疼痛复发,但疼痛程度轻,又改变了手术前疼痛不能为药物所控制的状况,或伴有轻度并发症者,主观上患者仍对本手术的效果表示满意。对于这种客观和主观上不一致性,患者自我对比手术前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与手术后的情况,得出正确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这也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增强了信心。随访中患者较高的满意度表明,此手术仍不失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较好方法。
2、 手术后早期治愈率并不可靠。随访中发现,手术后疼痛未缓解或未完全缓解者大多数表示不满意。这些患者均为开展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早期的病例。近年来由于注重了受累血管的识别,尤其是那些无名小动脉与三叉神经相交叉或在脑干处相接触,或多根侵犯血管存在或动脉环隐蔽的情况,对静脉压迫电凝切断,也采用完全切开神经周围增厚的蛛网膜,以伸直三叉神经根的方法,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尽管疼痛缓解,如果仍遗留有面部感觉障碍或听力障碍等并发症,患者是不会满意的。行血管减压不仅仅为了缓解疼痛,还必须注意保留神经功能,这是有别于三叉神经痛其他外科方法的重要一点。
八、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问世30多年来,已成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领域最重要的手段。伽玛刀镇痛的原理就是将伽玛射线聚焦于预选的与疼痛有关的脑部神经核团或痛觉传导通路上,一次大剂量照射毁损痛觉的传导通路、阻断痛觉的传导而达到镇痛的效果。应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也取得了一定疗效。
应用伽玛刀治疗是先通过影像学定位,计算出三叉神经根的三维坐标,再将聚焦的伽玛射线会聚在靶点,治疗医师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可阻断痛觉的传导。治疗过程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但一次治疗费用昂贵,约在2万元左右。根据从事伽玛刀工作的业内专家透露,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成功率在60%左右,且有复发可能。来我院治疗的病人中就有很多做过伽玛刀治疗没有治愈的,其中新加坡病人杜某就是例证之一。
根据目前的经验,适合伽玛刀治疗的条件为:
①其他治疗无效的顽固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②诊断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经影像学检查颅内有较小的肿瘤或血管畸形,可应用伽玛刀治疗其原发病变。一般随原发病变的好转,疼痛也会缓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